想象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生理反映,幻想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样,幻想食物能使我们感觉饥饿;回想令人痛苦或愤怒的事情也能相应地带来一系列感觉:从心跳加速到血压上升。不论好坏,愤怒是最强大的情绪兴奋剂。你是否曾在走路时幻想一些让你感到愤怒的事情,结果你变得很愤怒,以至于你走路的速度都加快了,或猛然间发现已经开到了70码。我们也能从白日梦带来的灵感中获得物理能量-从床上一跃而起,或冲到电脑前记下灵感。

有些白日梦会给我们带来动力,有些舒缓的白日梦能使我们变得轻松,还有些有趣的白日梦能带来快乐。你难道没有见过别人突然微笑或放声大笑吗?很可能你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感觉有压力时,会自动产生愉悦的幻想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们运用的就是白日梦的激励功能。这种做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医疗之中,通过刻意幻想一个平静舒缓的场景,人们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

白日梦的周期研究显示:白日梦会每隔90分钟出现一次。这个节奏和夜晚做梦的循环周期类似。大多数白日梦持续的时间较短,从几秒钟到一两分钟。研究员利昂那德·吉安布拉认为,我们最容易做白日梦的时间段是“从早晨过后到中午以前”,最不容易做白日梦的时间段是“从傍晚后到第二天早上”。白日梦活跃的时间段和人体体温较高的阶段相符,不活跃的阶段也是人体体温较低的时候,所以研究人员推测:人最有可能在身体最活跃的时候做白日梦。

白日梦的高峰期是我们在生育上最活跃,精力最旺盛的时候。这看起来似乎和常识相反,但很符合我的实际情况。当我在晨跑、走路、做家务,或来回于单位的路上时,我得自己处于白日梦的最高峰。所有的这些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警惕意识但不用你全部的注意力。(我向其他的司机道款,但如果研究是正确出那你们也经常做白日梦。)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我们开始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

有些人在那时也会漫想或做黑日梦。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大脑为了准备入睡,会出现a脑波帮助我们从高度集中、警惕的精神状态(β脑波)中缓解下来。我们一旦上床睡觉,身体就开始放松,出现与创造性思维相关的a脑波,接着转换成θ脑波(做梦),最后出现8脑波进入深睡眠状态。心理学家和研究员杰罗姆·辛格认为:在刚从睡眠中醒来和吃饭的时候,我们最不容易做白日梦。

在1878年写的一封信中,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描绘了他最容易产生灵感的时刻:“当我独自一人,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并且心情愉快的时候-比如乘车旅行,美餐后漫步,或在难以入睡的夜晚;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的思维最活跃,创意最丰富。我不知道这种时刻什么时候会来,会如何到来;也不能强迫它们出现……它们给我带来的快乐难以形容!所有的创造,以及形成的过程都发生在一场场美好而生动的梦中……把它记录在纸上是很快的,因为就像我之前所说的那样,一切都已经完成了。写下来的东西和我的想象很少会有不同。”

动力之源当人们说梦想成为一名厨师,或百万富翁,或篮球明星,或任何其他目标,他们都在做白日梦,确切地说,是在脑海中构想这些目标。把白日梦这个词语中的“白日”去掉,剩下的是“梦”。这些想法和“梦”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不是晚上做的梦,也不是神秘的宗教幻觉。想想20世纪的一场著名演讲: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他说的“梦想”指的是什么呢?他肯定不会说:“我有一个白日梦。”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举这个例子似乎显得有点不敬。但我想说,他的这个目标是在白日梦状态下构想出来的。这不是说他痴心妄想,而是他运用了这个词的幻想意义。他在脑海中构想了一幅未来的画面,想象着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那是不同于当时的真实环境的。像这样的白日梦是非常有感染力的蓝图,人们会信仰它,并为之奋斗。

当人们在白日梦中幻想未来时,他们在内心想象着一些事件和场景-就是把它们在脑海中显现出来,远在它们真正发生以前。大多数人并不在意白日梦,或把它们隐藏起来。有一些白日梦是为了分散注意力或缓解压力。但是,某些白日梦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很关键。获得成功的人总是那些追寻梦想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真理。当然,你也需要才能和巨大的动力(常常也来自于白日梦)。要取得最终的成功,你得付出辛勤的劳动,经历一些关键的思考阶段。但所有的努力都起始于梦想-想象的结果。

想想那些才能一般但取得成功的人吧。他们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裙带关系)答案是:动力、梦想和雄心,都是在白日梦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你能辨认出他人走否在做白日梦吗?观察对方的眼睛。如果他们看着远方,但眼睛却盯着看不见的“中间地带”,那他们很有可能沉浸在白日梦中。研究员杰罗姆·辛格认为,这种未聚焦的、停留于中间地带的眼神是为了排除外界的障碍,以免把他们从幻想中拉回来。曾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让被测验者戴上防止他们遥望空洞地带的眼镜,并要求他们把目光聚焦在特定的物体上,结果他们无法进行幻想。

此外,当人们在做白日梦或眼神空洞时,他们是不会直视他人的脸的。因为阅读并反馈他人的脸部表情是人类的一种强大的本能,会转移我们做白日梦的能力。所以,如果想避免做白日梦,我们可以关注他人的脸部表情。即使我们已经沉浸在白日梦中了,别人的一颦一笑也会马上把我们拉回现实世界。如果将脸部表情和未聚焦的、不变的眼神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猜出白日梦内容的好坏-充满忧虑的表情或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

生活中的白日梦兼至今为止,还未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做白日梦的方式上有何区别。不过研究证实: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做白日梦方面存在差异。人越年轻就越容易做白日梦,这并不奇怪。不过,最普遍的观点是:儿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做白日梦,而且他们拥有整个未来-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想象之中。儿童还会在白日梦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就好比游戏,他们也在学习新的知识。杰罗姆·辛格认为:儿童还没有记忆或知识来把外部世界组合起来,所以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加工、理解外界环境。

通过这种方式,生动形象的白日梦就起到了信息加工的作用。他们试图理解复杂的感情和事件,由于没有生活经验,所以只好编造与现实情景相似的故事来填补空白。这样的智能是非常出色的。青春期是白日梦产生的高峰期,但也是其开始逐渐私密化的时期。我们不再大胆地把白日梦表演出来:在操场上冲来冲去扮演警察,或者一边在房间里跳舞一边想象着自己是摇滚明星。羞耻感逐渐产生,因为白日梦中出现了性幻想、逃避主义和对未来的想象。

对于成年人所做的白日梦的数量,我们很难判断。普遍认为,人一直都会做白日梦,直到我们去世。但成年人所做的白日梦更接近现实生活,而不是对未来的幻想。其他好处白日梦最浪漫、最永恒的一个功能是: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当我们的生活陷人困境或遭受挫折时,我们可以通过白日梦构想未来。人生必然会经历磨难,人类也面临着许多难题,所以,这并非不合逻辑。

维克托·弗兰克的书《寻求人生的意义》可能是最好的例子。这本书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讲述的是纳粹时期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在书中,弗兰克认为:在遭受巨大折磨的时候,他的求生意志力来源于对未来的构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否拥有这种构想未来的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生存下来。

白日梦能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减轻生理上的痛苦,增加对别人的同情心,也能为我们带来动力和快乐,是自我发现、自我了解的重要途径。白日梦还能帮助我们规划、准备、分析,制定策略、积极思考、管理冲突、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效率、增强动力、确认价值观、管理情绪、建立自尊、保留记忆。小小的白日梦并无坏处。这些不走白日梦当人处于白日梦状态时,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白日梦,并且可以随时停止,或者被外界的一些因素打断。这和以下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幻觉:人会认为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或经历的是真实的感觉,但其实都是虚幻的。幻觉和某些药物紊乱有关,吸毒也可能引起幻觉。错觉:这是一些虚假的想法。尽管大量事实证明它是错误的,但如果你坚持认为是正确的,那你就产生了错觉。换句话说,你可以在白日梦中幻想自己是美国总统,那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你坚信自己就是美国总统,然后开始这样跟别人说,或表现得像总统的样子,可事实上,你并不是总统……那么你就产生错觉了。

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或想象力。但大家都会做白日梦,所以我们都拥有创造想象力的工具。白日梦是人类的一项才能,我们可以学着运用它,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想想那些我们自然而然就学会的东西吧,比如语言。大多数的人都会说话,但有多少人能真正表达得很好呢?如果我们想要改进,那么就得学习、锻炼语言技巧。白日梦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想从白日梦中获得创造力,那么你就要了解白日梦,知道它有哪些类型,以及它们会如何帮助你或对成为你的障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