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政策严管学科教育的同时,素质教育被大力鼓励,美术培训赛道就此也被带来了无限的潜力和巨量的契机。

但是,在竞争与机遇并存的美术赛道上,机构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才能够健康地发展呢?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前副院长王大根于校长邦2021TOWER教育创新大会上围绕美术赛道的痛点、难点、核心点等多角度的进行了分析,对于想从事美术教育的校长们来说,犹如醍醐灌顶,让人豁然开朗。

01

领会政策精神

把握历史机遇

“我们要领会中央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所有的办学就要按照政府的法律法规来,”王大根教授表示道。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对此提出了多项意见。

可以看出,这文件首先是全面规范学校教育,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尤其对学科类机构的整治非常严厉。然后是从严治理校外教育,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而对非学科类除了要严格审批、规范培训的行为之外,并没有其他苛刻的要求,甚至在文件中还透露出了一些利好消息。

意见的内容中有提到:“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也就是参与到校内的“三点半课堂”。由于当前校内老师的不足,没有足够的师资去开展课后服务,所以有很多学校寻求购买社会服务来进行校内补充,这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另外一个政策利好就是,美育。

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其在工作原则中表示,学校要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发展新局面,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内容里还指出,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专业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鼓励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从两份“意见”的内容可以看出,“三点半课堂”对校外培训机构今后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政策层面带来的利好,我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对此,王大根教授在大会现场向校长们抛出了这样几个疑问:

“美育”和“双减”两个文件给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带来了什么机遇和挑战?

两个文件提出了“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专业体系”等一系列目标和要求,贵校能否胜任?

贵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和管理机制是否先进和优秀,是否有实力吸引公办学校与您合作?

实力雄厚的大型学科类培训机构正纷纷转向非学科类课程,与我们争地盘、抢生意、高薪挖优秀教师等,一场恶战悄然涌动,您准备好了吗?

非学科类美术培训机构如何面对大洗牌,该如何转型、如何发展?

我们机构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社会有何需求?该如何改进?

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王大根教授给出了24字箴言:“领会精神,明确目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特色,打造品牌!”

02

看清教学现状

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当下美术教学的现状,王大根教授从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首先是教简单技法和简笔画。不少机构认为儿童学习美术的主要任务就是由老师教他们画画:画直线、画圆、添画、填色、画简笔画等。虽然要求儿童大胆想象,可仍然是用各种简笔画形象“创作”不同主题的儿童画。随着年龄增长,只是从简单的儿童画变成复杂的儿童画而已。

这产生的弊端就是,儿童学会用简笔画方法画人、画树等,以为学会画画了,就再也不观察真实对象而继续发展了,陷入模式化和僵化的状态;也没学到真正的美术技法、风格和创作观。

其次是一味临摹。通常是以学习国画、书法为主的机构,主要目标就是临摹古人、名人或教师的作品,千篇一律。目前也有进入少年期后一味临摹卡通画造型,进入卡通画模式化训练。

这产生的弊端就是,只摹仿传统技法,没有儿童自己的想象与思维,未必学到知识和创作观,不认为儿童可以创作,不能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次是强调“原生态”和自我表现。某些机构秉承国外“儿童中心主义”美术教学观,教师提供材料、给出主题,让孩子自由画画,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和自然本性,反对教师的干预,认为成人的“教”会压制儿童天性和创造力。

但是,“儿童中心主义”只适合低幼儿童,如果进入二三年级还不改变,就有放任自流之嫌,儿童学不到真正的美术技法、风格和创作观,就得不到有效发展,到小学中高年级就会陷入“青少年危机”。

然后是提前学习素描。不少机构在儿童二三年级就开始学石膏几何体、静物等素描,由于这是专业美术技法的基础,本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中国传统信念,往往也赢得家长的支持,却让儿童苦不堪言。

这产生的弊端就是,画石膏几何体、静物看似简单,但需要了解形体、透视、光影、色调等物理知识,儿童无法理解,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有悖于儿童生理特点和兴趣,打击了儿童的美术兴趣,也错过了大量儿童该学的、有兴趣的美术内容。

接下来是按老师的意愿而创作。教学内容或作业要求是些教师自以为儿童感兴趣的主题,比如:梦想王国、太阳的畅想、恐龙王国、海底大冒险、机器人世界、森林之王等等。甚至是教师想好主要情节与构图后,让儿童画出来,不是真正意义的美术创作。

这产生的弊端是,脱离儿童的真实生活,并没关注儿童的内心与情感。

最后是围绕高考的应试教育。一些机构完全围绕高考的应试教学。高考素描画照片,就一味临摹照片和画册;色彩考静物,就背色谱、记笔触等。

这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不观察、不写生、不调色,死记硬背,不按美术规律组织教学;更不学美术史、不欣赏名作、不提高审美能力等。

王大根教授指出,“这六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正确认识并运用。然而,却因为儿童画出了社会认同的画而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欢迎。但问题是,社会认同和家长欢迎的美术教育未必符合美术本质规律、实现应有的美术育人价值,即不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那什么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它应该怎么培养呢?

“按美术的本质规律来教,按学生的发展规律来教,按先进的教学规律来办学。”王大根教授说道。

美术学科要按“像专家一样去思考”的原则,根据美术家的思维和创作特点与过程,提炼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但是,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并非各自为政的五种能力,而是在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后所表现的互动关联的整体素养,不可分割又缺一不可。

03

以学生发展为本

遵循绘画发展规律

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美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绘画发展规律。儿童语言、动作等行为都是由少到多、由简而难循序渐进地发展,儿童绘画似乎也由涂鸦期、符号期、写实期、理性期逐渐发展,近百年来,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不同的分期和称谓。

但是,种种理论仍难以解释儿童画中种种令人困惑的荒诞现象,尤其在10岁左右的“青少年危机”,导致部分儿童从此不爱画画等,成为世界公认的美术教育难题。

对此,王大根教授于1994年提出了“儿童绘画—言语发展相关论”,理顺了儿童绘画发展全过程中种种令人困惑的现象,对于认识儿童绘画发展规律、指导不同年龄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等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在大会现场,王大根教授列出了儿童学习美术课程的8个阶段,并表示,美术机构需要了解“儿童绘画—言语发展相关论”,认识儿童绘画发展规律、不同年龄学生的美术教学特点和理论依据,明确儿童绘画发展过程中种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与原因,然后,据此设置“儿童美术课程体系”,研究相应的美术教学方法。

“不同的年龄阶段,怎么教,是不一样的。”王大根教授表示道。

比如说:

涂鸦期,按“儿童中心主义”理论,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和活动方式,让儿童尽情涂鸦,表现其天性和兴趣。

符合期,按“儿童绘画—言语发展相关论”,提出与儿童生活情境有关的主题,让儿童以自己的符号(千万不能“教”,必须任其自然)画日记画、记忆画、想象画,表达儿童的所想所爱。

陈述期,按儿童成长要求,学习观察方法和速写,写生各种感兴趣对象,长期坚持,不断进步。既是联系生活的纽带、美术创作的源泉,也是解决青少年危机、走向专业美术的必由之路。

写实期,儿童到八九岁后,随着身心发展,对符号化儿童画的兴趣渐渐减弱,开始喜爱造型逼真、有更多细节的写实性绘画,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日益增强了。可以按儿童成长和追求写实的要求,学习观察方法和速写,写生各种感兴趣的对象,长期坚持,不断进步。此时儿童还比较天真单纯、无所顾忌,又能理解观察方法和要求,也有大胆的表现力,这一阶段的速写是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艺术形式。而过了这年龄再学速写,就会拘谨、犹豫、成效缓慢。

什么才是素养导向美术教学方法呢?

王大根教授解释说明:对于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教学而言,要遵循“像专家一样思考”的原则,开展“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围绕真实性创作主题展开单元化研究性学习,经历不同性质美术活动,按美术创作过程有序推进,持续探索美术学科大概念,在完成美术作品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在分享的最后,王大根教授总结道,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两办“美育”和“双”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明确目标,规范办学,创新发展;深入反思并正视机构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美术学科的本质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内涵,创新特色,打造品牌。

校长的办学理念高度和视野宽度,决定了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成就。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当我们把事情做好了,就有机会。必能破茧成蝶、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