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

素描基础知识

一、定义:广义上的素描,泛指一切单色的绘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二、分类:

(一)按(功能)划分

1.创作性素描:有主题 有思想 酝酿构思 目的性很明确 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2.习作性素描:手稿 写生练习 掌握基本技法 培养观察方法

(二)按(表现手法)划分

1.明暗素描(光影/全因素素描) 明暗调子表现 接近实物

2.结构素描:(线) 表现物体结构关系 又称“形体素描” 用简单的调子表现体积及空间

3.白描:北宋李公麟独立成科

4.速写: 快速写生 简练的线条 短时间内 (培养绘画概括能力)

(三)其他分类--(了解)

1.工具划分:铅笔、炭笔、钢笔、毛笔、粉笔、水墨等。

2. 内容划分:静物、风景、人像、人体等。

3. 时间划分:长期素描、短期素描、速写等。4. 作画形式划分:写生、 临摹、默写、创作等。

三、素描的作画步骤

1.确立构图

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

3.逐步深入塑造

4.调整完成

简答题: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

1.确立构图:推敲构图的安排,使画面上物体主次得当,构图均衡而又有变化,避免散、乱、空、塞等弊病。

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用长直线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物体看不见部分也要轻轻画出),要求物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关系准确。

3.逐步深入塑造:通过对形体明暗的描绘(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对象的体积感。

4.调整完成:调整大的色调、质感、空间、主次等等关系,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体。

基本要素:

(一)点线面

线:辅助线 轮廓线

垂直线 给人的感觉是:庄重、强性、单纯、严峻等;

水平线 给人的感觉是:平和、安定、 静寂、永久等;

斜线 给人的感觉是:动感、活泼而有深度

曲线 给人的感觉是:厚重、饱满、优雅、柔软等

(二)人体基本结构概括

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

人体结构中的“-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人体的结构。

一竖指的是人体的脊柱。

二横指的是两肩连线、两臀围连线,直立时平行, 运动时两线倾斜,不平行。

三体积指的是人体的头部、胸部、骨盆分别概括而成的三个立方体体积。

四肢指的是_上肢和下肢。它们都是分别连接在躯千上下两端呈圆柱形体块,通过关节处的活动而呈现不同动作。

(三)人物动态特征

1.重心与支撑面

重心 支撑面 重心线

静止动态的三种基本动态特征:单脚支撑动态、双脚支撑动态、有辅助支撑点的动态

2.动向线

左右肩之间的连线 和 臀部左右连线

3.形体转折

头 胸 臀 三大体积的扭转变化

名词解释考点:动态线

4.动态线

动态线是指人体由于动向线与形体转折的变化,带来的形体外在形态外缘上的变化。

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二

色彩基础知识

(一)基本原理

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无彩色和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指 黑色、 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 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

(二)色彩三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

1.色相: 色泽 颜色的基本特征 反应颜色的基本面貌

2.明度:亮度 体现颜色的深浅 (提高亮度 加黑或加白)

黄色明度最高 (白色明度最高)

紫色明度最低

红绿色中间明度

3.纯度:饱和度 颜色的纯洁程度或鲜灰度 原色在色彩中占据的百分比

简述色彩的“三要素”并说明“无彩色和有彩色”。

答:色彩的三要素有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是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明度也叫亮度,体现颜色的深浅。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或鲜灰度。

无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

(三)色彩的分类

1、原色:也叫“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这三种颜色却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来的。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和出其他种颜色。

2.间色:“二次色” 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 橙色 绿色 紫色

3.复色:“复合色”原色与间色相调或间色与间色相调 “三次色”

(四)互补色、邻近色与同类色

1.互补色(180°正对)

三对最基本的互补色

红---绿

橙---蓝

黄---紫

2.邻近色(60°范围内)

3.同类色(15°或30°以内)

4.对比色(120度---180度之间的)

5.类似色(30度---90度范围内)

(五)色彩的视觉心理

1.色彩的冷、暖感;

2.色彩的轻、重感;

3.色彩的软、硬感;

4.色彩的前、后感;

5. 色彩的大、小感;

6.色彩的华丽、质朴感;

7.色彩的活泼、庄重感;

8.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1.色彩的冷、暖感

简述冷暖色。(201 8年湖北省农村-小学)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人们见到红、红橙、 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

摄影基础常识

一、摄影(造型艺术)

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约50度左右[大致等于人类单眼视场角(约45%)] (焦段35mm~70mm)

长焦镜头视角小于28度(焦段在70mm以上至250mm甚至400mm)

广角镜头视角为75度(焦距低于35mm )

鱼眼镜头(视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镜头) 超广角镜头

二、曝光三要素

光圈 快门 感光度IOS

光圈

控制光线 进入机身内的光亮 在镜头内

f值 越大 照片越暗 光圈越小 (相反)

快门

控制光线 摄入相机 时间长短 控制曝光时间 S表示

快门速度越快 时间越短 定格一瞬间 时间越长记录运动轨迹

(高速快门可以凝固运动的物体,低速快门拍摄出丝绢般流水)

感光度IOS

感光度越高 胶片越灵敏

晚上感光度调的高

(光线不足时使用 感光度高 噪点多)

数值越大 胶卷的感光速度越快

三、景深

照片中清晰的部分 清晰部分越多 景深越大

控制景深三要素

光圈 距离 焦距

景深越大 清晰部分大 f值越大 光圈越小(景深和光圈成反比)

拍摄物距离越远 景深越大

焦距越长 景深越小(反比)

四、白平衡

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五、其他

摄影构图方法

三分法“井字分割”

光位

光源相对于主体的位置

1.顺光(正面光)

=“平光”(无层次 无对比)

2.顺侧光

被射体斜前方照射的光“自然照明”(人像)

3.测光

明暗各半 立体

4.逆光

剪影

5.顶光

上明下暗

6.脚光

恐怖

各画种相关知识

中国画

简答题考点:中国画特点 什么是中国画

又称"国画

工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绢等

内容: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工笔、写意

透视: 散点透视

特点:“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重写意”

(一)相关概念

1.文房四宝

文书工具 笔墨纸砚 起源南北朝

2.笔墨

中国画 技法的总称 用笔和用墨 两大技法

笔:勾 勒 皴 擦 点

山水画步骤:勾 皴 擦 染 点

墨:破 泼 积

破墨法:墨迹未干 又画上另一墨色 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

(唐 王维破墨山水)

(浓破淡、淡破浓、墨破色、色破墨)

泼墨法:用笔蘸墨汁泼洒在纸绢 像泼上去一样

唐代 王洽 泼墨大师

积墨法:由淡开始 反复皴擦点染 淡到浓 层层积染 黄宾虹

3、墨分五色:

是指用水调节墨色深浅层次,从浓到淡的五个色阶。唐代张彦远说“运墨而五色具”有:“焦、浓、重、淡、清”

“六彩”: 6‘浓、淡、干、湿、黑、白”

名词解释考点:白描

4.白描

中国画中一种表现形式,指用墨线勾描物象而不施色彩”称为“白画”。白描画法主要用于人物画和双勾花鸟画,这虚实刚柔、粗细浓淡的变化来表现对象的形体与神韵。

白描的特点是朴素简洁、概括明确、构图单纯、层次分明,7富有装饰性和节奏感。

5、 皴法:

是中国画技法中的一种笔法,用来表现山石、树皮的纹理。各种皴法是随着山水画的发展,逐渐丰富起来的。

皴的功能除表现物体表面的粗皱纹理以外,还可以辅助勾线时未能完成的效果。进一步体现物体的体积、明暗、质感和距离感。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 长披麻皴

南宋 夏圭 《溪山清远图》斧披皴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雨点皴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卷云皴

北宋 米芾 《春山瑞松图》 米点皴

元 倪瓒 《渔庄秋霁图》 折带皴

6、计白当黑:

原为书法术语,指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务需有疏密虚实,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绘画中作“留白”解释。

南宋 马远 《寒江独钓图》 计白当黑

(二)山水画

山川自然景观 形成魏晋南北朝 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分离 隋唐独立 五代 北宋成熟

山水画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

基本技法:

笔法:勾、皴、擦、点、染。

墨法: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

简述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传统上的几种典型画法风格。

1.青绿山水: -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以矿物质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 有大青绿和小青绿之分。

2.水墨山水: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

3.浅绛山水: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4.没骨山水: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大块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绘物景。(米氏云山)

石分三面,树分四枝

石:左 右 正面

树:前 后 左 右

黄宾虹“五笔七墨”

山水画运笔的经验,提出“五笔”说,即“平、圆、留、重、变”

锥画沙者,平。

屋漏痕者,留。

折钗股者,圆。

枯藤、如坠石,重。

唐李阳冰论篆书日:点不变(指布局)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盖画者之用笔,何独不然?

(三)花鸟画

动植物

花卉 翎毛 蔬果 草虫

技法:工笔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水墨:水墨花鸟 泼墨花鸟 设色花鸟 白描花鸟 没骨花鸟

没骨花鸟 清初 恽寿平

写意花鸟(大、小写意) 齐白石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工笔花鸟

白描 淡彩 重彩

(四)人物画

道释画 仕女画 肖像画 风俗画 历史故事画

主张: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二、油画

快干性的植物油 调和颜料 在画布上 纸板 木板进行制作的画种

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一)材料工具

颜料 画笔 画刀 画布 绘画用油

(二)油画艺术特点

(1) 艺术审美的直观性(明暗造型、焦点透视、写实性色彩)(2)绘画技法对绘画工具材料的决定性(3)干燥时间慢 可控性强(4)空气隔绝,与保存时间长

(三)油画技法

上色法:

透明覆色法

不透明覆色法(多层次着色法)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直接着色法)

三、版画

广义的版画 印刷工业化

当代版画 艺术家构思创作 制版和印刷呈现

(一)分类:

1.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

2.按颜色可分为:黑白、单色、套色。

3.按印刷特点可分为:凹版(铜版)、凸版(木板)、平版(石版)、孔版。

4.按照印数多少可分为:独幅版画和多幅版画。

2、特点:

印痕美:制作版画过程中有机器或人为的压力造成复数性:同张画可印制多张。

间接性:版画不是直接画出来的,是通过媒介物,例铜版石版间接制作而成,不像油画水彩直接绘制而成。

(三)版种

1.木版画

木刻亦称“木版画”或“木刻版画”

是版画体裁的最早形式

最典型凸版型版画,木刻最早发源于中国

以刀代笔,以木代纸

木版画有什么样的特点?

木刻亦称“木版画”或“木刻版画 ,,是版画体裁的最早形式。它是将画稿用刀刻制在木板上,然后再拓印到纸上的一种最典型凸版型版画;

木刻有着强烈的画种特点,它以刀代笔,以木代纸,追求画面的刀味、木味、版味和力度之美。木刻的造型简洁、单纯、明快、强烈、 自然,别有魅力。

木刻按其艺术特色和印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油印木刻。

2.铜版画

也称“蚀刻版画” “腐蚀版画”铜刻版画” “铜蚀版画”

用腐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制而成

属于凹版

3.丝漏版画

“丝网版画”

孔版

4.砖刻版画

画像砖属于砖刻版画

5.石膏版画

独幅版画

四、水彩画

用 水 调和颜料绘画

1、水彩画特点

(1)通透

(2)水的流动性

2、水彩画作画技巧

(1)干画法 湿画法

干画法 分层涂 罩色 接色 枯笔

湿画法 湿的重叠 湿的接色

(2)水分的掌握

(3)“留空”方法

浅亮色 白色部分“留空”

(4)特殊技法

刀刮法、吸洗法、蜡笔法、喷水法、撒盐法、对印法、油渍法等

五、水粉画

(一)水粉画的特点

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

厚画的方法

具有遮盖力的颜料

(二)水粉画技法特点

1.薄画法2.厚画法

3.衔接(湿接、干接和压接)

(三)水粉画的覆盖着色顺序

1.从整体到局部;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

3.从薄涂到厚画。

水粉画常遇到的问题

粉 花 脏 乱

六、宣传画

招贴画 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 目的

形象醒目 主题突出 风格明快 富有感召力

七、儿童画

特点:

1. 很强的想象成份

2. 强烈的感情色彩

3.稚拙味和特征性

4.讲神似不求形似

八、卡通画

主要以漫画、 动画为庄。

狭义的是指美国和欧洲等地的漫画和(带有儿童向的幽默动画作品)动画。

广义的指各国各地中有着各自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化的卡通漫画、动画。一般会通过归纳、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塑造各种形象。

九、漫画

含义

手法:夸张、比喻、象征、拟人、寓意方式: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态度特点:讽刺或幽默

分类:以篇幅和表现形式分类有单幅漫画,四格漫画,剧情漫画(连环漫画)

十、简笔画

活动:目识、心记、手写

形象: 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

作图形式: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特点: 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

★发展特点和规律e

涂鸦期日(2-3岁)无目的乱笔画

象征期 (3-4岁)类似某种东西的图像

图示期 (5-6岁))有目的有意识

写实期(10岁左右) 写实

十一、民间美术

定义:

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与招教考试有关的主要(一)民间美术形式:

剪纸

皮影

农民画

年画

简答题考点:民间美术的特点

(二)民间美术的特点:

1、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

2、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

3、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

(绘画、戏剧、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剪纸、纸扎、编织、食品:吹糖人等。)

4、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

5、擅长大胆想象、夸张。

(三)民间美术类型

1.剪纸=刻纸

工具:剪刀 刻刀

镂空艺术

剪纸内容:简刻、繁刻

(1)剪纸表现形式

单色剪纸

彩色剪纸

(2)剪纸刻法

1、阳刻 线为主

2、阴刻 以块为主

3、阴阳刻 相结合

(3)艺术特色

刀味纸感

(4)南北方剪纸

南方 构图繁茂 精巧秀美

北方 粗狂豪放 造型简练(抓髻娃娃)

2、皮影

影子戏 灯影戏 傀儡戏 驴皮影

发源于(西汉) 陕西

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电影始祖”

上色时 主要使用

红、黄、青、绿、黑

3.农民画

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乡土气息很浓的绘画

三大农民之乡

吉林东丰县、上海金山区、陕西户县

4.年画

始于古代“门神画”(清光绪年间)

传统明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

三大年画:

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杨家埠(bu)

1)、(雅丽)的天津杨柳青年画 精密颜色丰富

《五子夺莲》、《连年有余》

2)、(写实)苏州桃花坞

注意透视明暗

城市景观 市民生活 擅粉红、青绿 淡雅

3)、(质朴)山东潍坊 杨家埠

造型夸张 色彩对比强烈

《男十忙》《女十忙》

红 绿 黄 紫

4)四川绵竹年画

一黑(黑线版) 二白(手 脸 鞋底) 三金黄(衣冠) 五颜六色穿衣裳

5)河南 开封 朱仙镇

头大身小 线条粗犷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什么?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 满足自己的生活 和 审美需求 而创造的艺术,因此在色彩的搭配上有一定的程式规律。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 红、黄、蓝、绿 四种;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 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彩鲜艳;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这些色彩都是源于劳动者对生活中物象的色彩关系进行大胆的取舍、归纳,才形成了民间艺术特有的色彩风格。

5.风筝

“纸鸢” 民间玩具

《沙燕》 北京风筝 取材 春天小燕子形象

风筝之都---潍坊(山东)

四种技艺:扎 糊 绘 放

扎 (细竹)扎成骨架

1.扎绑 2.加工 3.扎绑方法 4.裱糊 5.绘画

常识四

计算机美术

计算机美术基础

图形

矢量图(计算机画的) 和分辨率没有关系

平面化(表现标志)

二维图形

三维图形

静态图形

动态图形

图像

位图(真实的图像)像 素点集合而成 放大失 真 比较逼真

静态图像

动态图像

3.图形与图像的属性

(1)分别率

屏幕分辨率:在一定尺 寸内的行数和列数

图像分辨率:图片数字 化图像的大小

输出分辨率:打印出来 的

4.图形 图像常用的文件 格式

BMP 位图 可用于打印 保留高品质影像 缺点: 较大

JPEG 最普通的格式 普 遍 缺点:压缩 令细节 和质量流失

GIF 制作动画 档案小 适合网页使用 缺点:包 容颜色太少

TIFF 常用的工业标准格式 后期软件(如ps)上制作 用于打印 缺点:档案较大 占用空间

PNG 适合互联网上使用 能够相容半透明/透明图 像 缺点:档案笔JPEG大 不能用于印刷

PSD 千层大神 Photoshop默认保存格式 在不同的图层处理影像 缺点:分段图层越多 档案越大

5.色彩空间

RGB颜色模式:

R(red)--红色、G (green)- -- 绿色、B (blue)- - - 蓝色

HSB颜色模式

H( Hue )代表色 相; S( saturation )代 表饱和度; B( brightness )代表亮度

CMYK颜色模式:又称为减 色模式。

C ( Cyan)青色、 M (Magenta) 品红色、Y (Yellow) 黄色、K (Black) 黑色。多用于 印刷设计与打印

计算机图文的简单制作

打开”画图”窗口,

"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

属性设置,图像-属性

图形绘制,

文字输入

文件保存

创作课

命题创作(草图性质)

图示(透视效果图,纹样)----小学

结构素描

设计稿

速写

简笔画

线描装饰画

点线面

干净 利索 线条流畅

设计类

一、邮票的设计

(一)邮票的基本要素

面值 图案 齿孔 发行者

“铭记”=发行国家 地区、单位标志=发行者

最早的邮票

世界上最早 英国 “黑便士”

中国最早的邮票“大龙邮票”(清朝) 清皇室象征 蟠龙

猴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张生效邮票)

黄永玉---绘制 金丝猴

二、参观券

构成要素

主题券 背景 副标题 主体图片、图形

三、藏书票

组成:图形 字母 藏书票签名

最早的藏书票

世界上藏书票 德国---刺猬藏书票

中国最早的藏书票 1910---关祖章藏书票

四、标志的设计

构成要素

图形 文字 色彩 编排

五、招贴设计

公共招贴:公益性

商业招贴

六、日历设计

要素:挂绳穿孔 图画区 时间区

七、书籍封面设计

基本元素

文字 形象 色彩 构图

表现手法

文字式 图案式 绘图式 摄影式 数码式

艺术概论1

艺术本质论

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本质

1、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说

观点:“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

代表:柏拉图、黑格尔、刘勰xie、朱熹

柏拉图

第一性 理式世界

第二性 现实世界

第三性 艺术世界

黑格尔

观点: “理念”或“绝对精神”

作品: 《美学三大卷》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文以载道(中国古代)

1.刘勰xie

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2.朱熹

“文”一载“道”的简单工具(犹车之载物)“道”一本质+内容。

主观精神说

观点: 自我意识的表现”代表:康德、尼采等

“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

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创造物

尼采

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

模仿说or再现说

艺术是对现实的 模仿” 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亚里士多德、军尔尼雪夫斯基等

亚里士多德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不应当“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

应当“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理想化)

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生活”

2.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

艺术生产论

艺术 生产 实践

(1)艺术起源:实践

性质和特点: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条件)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3)揭示艺术系统的奥妙

艺术创作---艺术的生产阶段

艺术作品---艺术生产的“产品”

艺术鉴赏---艺术的“消费阶段”

3.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 主体性 审美性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 人类 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 真、善、美 的结晶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 内容美和形式美 的统一

二、艺术的起源说

模仿说 游戏说 表现说 巫术说 劳动说

模仿说

起源(模仿)

地位:最古老

代表: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游戏说

起源(游戏)

内容:过剩的精力+“游戏”

代表:席勒(德)、斯宾塞(英)

(席勒---斯宾塞理论)

表现说

起源(表现)---“表现自我”

代表:意大利--克罗齐

巫术说

起源(巫术)---万物有灵

代表:爱德华·泰勒(英)---《原始文化》

劳动说

起源(劳动)

地位: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

代表:希尔恩、普列汉诺夫、恩格斯

三、艺术的社会本质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3)艺术与道德的关系(4)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5)艺术和经济基础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社会结构:政治与经济基础的距离很近,而艺术则距离较远

自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上层建筑诸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政治处于 主 导地位。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共同性

对象相同一一现实生活

目的相同----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

区别

哲学:哲学的成果形式是人的思想的物化形态

艺术:艺术作品是人类情绪和情感的物化形态。

(3)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

2.而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

(4)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相同点:

远离经济基础+信念和希望+理想

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的意识形态性表达。

表现方式上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等特征

区别:

艺术:以主体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为基础,

宗教:对世界的颠倒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基础

(神、天堂、地狱、上帝)

艺术和经济基础的关系

经济基础对艺术起决定作用,但艺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四、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审美教育

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贺拉斯)

艺术门类论

一、艺术的分类

存在方式: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

感知方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

创造方式: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展示方式: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5.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主观情感意念:再现艺术、表现艺术

6.功能:美的艺术、实用艺术

7.材料和技法: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

8.考试常见的艺术五大门类:

➢造型艺术- 绘画、雕塑、书法、 摄影

实用艺术一-一 建筑、工艺美术、设计艺术

➢表演艺术 音乐、 舞蹈

➢文学艺术 诗歌、小说、散文

➢综合艺术一一电影、戏剧、曲艺

9.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公认的六大艺术门类: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

二、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

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包括:绘画、 雕塑、 摄影、 艺术、书法艺术等。

什么是美术?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

广义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美术、设计等

(二)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

➢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

使人们凭借视觉就可以直接感受到。

造型艺术:造型性 再现性空间艺术

实用艺术:表现性 表现性空间艺术

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

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

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美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三、造型艺术门类

1.绘画艺术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艺术分类

按使用工具材料和技法划分:油画、水彩画、国画等

按题材内容划分:风景、人物等

从作品形式的不同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样式

按形式语言划分:具象艺术、抽象艺术、意象艺龙

2.中国画

艺术特点:

1、工具材料

2、散点透视(“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分层式空间”)

3、诗书画印

4、美学追求:气韵生动、神形兼备等

3.雕塑艺术

造型艺术的一种

又称雕刻一一雕、刻、塑

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

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分类

➢创作方法:雕与塑两大类。

➢体裁:纪念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

➢样式: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表现手法:圆雕、浮雕和透雕

西方雕塑史_上4个高峰期:

➢古希腊罗马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19世纪法国雕塑

➢20世纪西方雕塑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体性:唯一如实再现三度空间中现实审美的艺术类型。

➢(2)题材表现范围的局限性。

➢(3)难于复杂的描绘,要求形象单纯。

➢(4)材料和形象的交融性。

➢(5)体量感。

4.书法艺术

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

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书法最早也是一门实用艺术。

被誉为“纸上的舞蹈,

无声的音乐”。

书法艺术类型:

可分为5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篆书

统称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大篆一一秦国一一小篆

(2)隶书

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起源一一秦朝,

顶峰---东汉

(3)楷书

正楷、真书、正书。

横平竖直、形体 方正

(4)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楷书的草化or草书的楷化。

三大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

(5)草书

.形成于汉代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书法艺术的本体

笔法:用笔

字法: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等关系

章法: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墨法:用墨

书法的用笔

过程:起笔、行笔、和收笔

行笔:中锋、侧锋

4.书法作品的格式

立轴、屏条、中堂、横幅、长卷、扇面、斗方、楹联

立轴:长方形的独幅

屏条:由条幅组成 一般有4/6/8成偶数搭配

中堂:悬挂在老式堂屋正中

横幅:与立轴相对 横着的对开书写而成

长卷:偏长卷起来保存

扇面:圆弧形 折扇和圆扇

斗方:长和宽比例相仿

楹联:对联

5.篆刻艺术(印章艺术)

➢材质:如玉、石、象牙等

➢内容:以篆体为主一与书法密切结合

➢制作:印章为主

➢“方寸间的艺术”

书画印章分类

1.按形制:阳文(朱文)、阴文(白文)。

2.按品类:名章、闲章、肖形章三种(名章以外的都叫闲章)

3.按使用功能

(1)作者本人的印章。(2)题跋人的印章。

(3)收藏、鉴赏人的印章。

篆刻艺术史

起源 春秋战国。繁荣- 明中叶到晚清

皖派---文彭(明)篆刻之祖

徽派---何震

清初---程邃Su i

浙派一一丁敬、 邓石如清中叶

浙派-西泠八家---继承发扬---清代影响最大

(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8人)

西泠印社

民间艺术团体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社长:吴昌硕为第一任

宗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

称号:天下第一名社

篆刻艺术技法

篆法:主要用篆书

章法:字的布局

刀法:切刀法和冲刀法

6.摄影艺

(光影艺术和瞬间艺术)

特征:瞬时性一一凝固瞬间

主要手段: 构图、光线与影调

分类:风景摄影、静物摄影、人像摄影等

审美特征: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根本特性:记录性、现场性、瞬间性

四、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

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

特征:实用与美观(实用+审美)

建筑艺术 园林艺术 工艺美术 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用性与审美性

2.表现性与形式美

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在表现 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3.民族性与时代性

浓郁的民族风格

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筑艺术

按照美的规律 运用 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 是其具有 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 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特点:科学性 实用性 艺术性 文化性

建筑分类

(1)从使用的角度来分类

宗教建筑 宫殿建筑 公共建筑 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陵墓建筑

(2)建筑材料:木 石、钢筋混凝土

(了解)

(3)从民族风格上来分类:中式、日式、藏式等。

(4)从时代风格上来分类: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等。

(5)从流派上来分类:结构主义、构成主义等。

建筑内容

内容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三条基本原则一-“实用、坚固、美观”

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

埃菲尔铁塔

时间: 1889年

原由: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设计:居斯塔夫·埃菲尔。

记录: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昵称: 铁娘子

悉尼歌剧院

时间:_ 1973 年功能:表演艺术中心

地点:澳大利亚悉尼

设计:约恩.鸟松(丹麦)-一伍重

称号:

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世界文化遗产

像“贝壳”、帆船

流水别墅

时间: 1933年

地点: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

设计:赖特

体现:有机建筑理论

玻璃金字塔

时间: 1984年

地点:法国巴黎卢浮宫

设计:贝聿铭(美籍华裔)

设计: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玻璃材料美誉:卢浮官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称赞:

“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香山饭店(四星级酒店)

地点: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

设计:贝聿铭(美籍华裔)

海外华人三宝:

法籍华裔 赵无极

美籍华裔 周文中

美籍华裔 贝聿yu铭

朗香教堂

时间: 1955年地点:法国

设计:勒·柯布西耶(法国)---“现代建筑的旗手” “功能主义之父”

美誉:

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分馆)

设计:弗兰克·盖里

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总部)

时间: 1959年设计:赖特

蓬皮杜艺术中心

地点:法国巴黎

设计:伦佐·皮亚诺(意大利)

理查德·罗杰斯(英国)别号:“炼油厂”、“文化工厂”

中山陵

地点: 1929年

设计:吕彦直

地点: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

建筑:孙中山先生的陵寝

特点:平面呈警钟形一唤起民众、以建民国

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区别

(1)材料:东方 木 西方 石

(2)空间布局 东方 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 西方 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3)建筑造型 东方 线 西方 形式

(4)审美观念 东方 秀丽,含蓄的阴柔之美 西方 永恒与崇高---严密的几何性

(5)东方的基本建筑原则和风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西方的风格却得以进步 东方 简答重复 西方 不断改变

园林艺术

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改造地形 种植树木花草 营造建筑 布置园路

“城市中的山林”---对大自然的向往

园林艺术分类

(1 )以历史来区分有支典园林与现代园林;

(2 )以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3 )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园林、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等。

(4 )在古典园林中,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风景园林;西方古典园林有规则式园林与自然风致园林。

(5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还可以细分不同的类型。如:纪念性公园、森林公园、郊外绿地等。

中国园林

特点

诗情画意

(1)取材于自然 高于自然

(2)追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高雅的文化意境

欧洲园林

特点

( 1 )建筑统帅园林。

( 2 )园林整体布局呈现严格的几何图形

(3)大面积草坪处理。

(4)追求整体布局的对称性。

(5 )追求形式与写实。

工艺美术

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艺术。

突出特点: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

也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适用、经济、美观

工艺美术分类

(l)按功能价值:日用工艺美术和陈设工艺美术

(2)按历史形态: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艺美术

(3)按生产方式:手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

(4)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层次:民间工艺美术、官廷工艺美术和文人工艺美术

(5)按材料和制作工艺

习惯上通常分为雕塑工艺、织绣工艺、编织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和漆器工艺

随现代工业生产发展起来的现代工艺美术则一般按产品对象分为室内环境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日用工业品造型设计、日用陶瓷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和书籍装饰设计等

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美术学科,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范围大致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

包豪斯设计艺术学院

地点:德国魏玛市

创办人:格罗佩斯

设计思想: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影响: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现代设计艺术的摇篮”

艺术概论2

艺术发展论

艺术发展

原始艺术---古典艺术---近代艺术---现代艺术

制约:社会环境、自身规律

特点:偶然性、不可重复性

艺术发展的继承

前代影响后代

后代继承前代

艺术发展的继承表现

(1 )艺术内容的继承。

(2)艺术种类的继承性

(3)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性

艺术发展的创新

推陈出新一没有继承, 便不会有创新 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艺术创新的的含义

(1)创新是由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

(2)创新是由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

3)(创新是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

(4)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独特性决定了艺术创新的必然性。

艺术创新的内容

(1)艺术作品:内容创新、形式创新。

(2)艺术家的角度:为对他人的超越、对自我的超越。

(3)创新的程度: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创新、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艺术创作论

艺术创作论---艺术家

(1)艺术家是审美精神的创造者

(2)艺术家是社会生活的 先行者

(3)艺术家的生产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艺术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

(2)广博的知识

(3)深邃的思想

(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

(1)敏锐的感知能力

(2)丰富的想象能力

(3)精湛的艺术技能

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1)艺术体验活动

(2)艺术构思活动

(3)艺术传达活动

郑板桥 画竹过程: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1)艺术体验活动 眼中之竹 (基础和前提)

(2)艺术构思活动 胸中之竹 (重要组成部分)

(3)艺术传达活动 手中之竹 (最后完成阶段 构思--作品)

艺术创作的方法

全面地说,艺术创作方法是贯串在艺术创造始终的、受制于一定的艺术原则又

必须运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加以实现的。它应当涵盖艺术原则和艺术表现技法、手法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体生活的关系

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两种最重要的艺术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是文艺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状貌及本来特征,通过形象的真实描写

,注重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特征的一种创作方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揭示现实生活真实的一种创作方法。

特点: 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是指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

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性的艺术形象、强烈的主观抒情的色彩。

特点:追求理想、创造奇幻性的艺术形象、强烈的主观抒情的色彩

创作中的艺术方法与艺术技巧的关系

(1)相互独立

(2)相互联系

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可以使用同样的艺术创作技巧,同样的艺术创作方法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艺术创作技巧。

(3)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创作方法在创作过程中,指导着创作者的创作活动的方向和形式,创作技巧则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使用的手段和技法。

艺术创作心理

(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灵感思维

(二)意识与无意识

形象思维

特点:1.离不开感性形象 2.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 3.整体性的特点

抽象思维

判断 推理 论证

如 作品题材的选择 主题的提炼 结构的安排 人物性格的设计

灵感思维

在一定抽象或形象思维基础上

突如其来 地产生出 新概念或新意象的 顿悟式 思维形式

艺术作品论

艺术作品---内容

基本因素

1.题材---神话 历史题材

2.主题---中心思想 主题思想

主题与题材的关系

主题并非直接表现出来

主题---具体生动的题材和形象

艺术作品---形式

躯壳

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它包括两个方面

内部形式:主要指结构

外部形式:如艺术语言 艺术手法 类型体裁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统一和不可分割

(2)内容常常期 主导作用 形式总要 为一定的内容服务 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

美术的形式的构成因素

(1)组织结构---构图

(2)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 线 形状 色彩 结构 明暗 空间 材质 肌理等) 以及将 造型元素 组合成 一件完整的作品的 基本原理(多样统一 比例 对称 平衡 节奏 对比 和谐)

形式美

定义: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构成因素: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艺术作品---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感性---情感因素

理性---理性的意义内涵

艺术作品---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再现---真实地呈现在作品中

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艺术作品---层次

1.艺术语言

2.艺术形象

3.艺术意蕴

艺术语言

文学性语言 纯艺术语言 综合性语言

艺术表现手法

写实 夸张 象征 隐喻 变形 烘托 渲染 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有线条、明暗、体量、色彩,构图等。

艺术形象

美术作品---视觉形象

鲜明生动的人物 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 画面 或意境

艺术形象特点:

1.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和社会概括性

2.有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渗入

3.有 思想性和情感性

艺术意蕴

在艺术作品中蕴含 深层的人生哲理 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

特点:多义性 模糊性

艺术作品---典型

最高的审美目标---塑造典型形象

典型:个性与共性

艺术作品---意境

情景交融 虚实统一 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 人生哲理

意境特点

“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格调与品位

格调: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品位: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

艺术风格、流派、思潮

艺术风格

一个整体及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中把握总体倾向的艺术学名词

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成熟,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且一单形成,就具有稳定性

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由于某些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有着相近或相似而形成的艺术派别。

类型(以形成方式划分)

(1)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

(2)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

(3)由于艺术家的创作和表现风格相近似,而在后人的艺术欣赏或艺术批评中,被概括为特定流派。

艺术思潮

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受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和创作倾向的潮流。

差别

艺术风格一个体

艺术流派 群体

艺术思潮一在相当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

艺术接受论

艺术传播

艺术家---艺术传播---读者、观众

艺术欣赏

性质与特征:

(1)在艺术欣赏中过程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

(2)在艺术欣赏中充满联想和想象

(3)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

艺术欣赏过程

1、直觉与感知

2、体验与想象

3、理解与创造

艺术欣赏

审美效应:

1、共鸣

2、净化

3、领悟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离不开大量优秀作品的(欣赏实践)。

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美育与艺术教育)

艺术批评

对象:艺术作品 一切艺术活动 艺术现象

怎么做---理性分析 评价 判断

性质:科学活动

功能:(1)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艺术批评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予帮助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欣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教育常识

一、素质教育

二、美育

三、美术教育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发展人的身心最基本品质教育

二、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蔡元培 先生曾提出:(以(纯粹的)美育代替宗教)

三、美术教育

简述什么是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是:

( 1 )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满足人类精神和文化需要。

(2)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

(一)美术教学的任务是:

( 1)掌 握 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 创 造力,促进 个 性 发展

(3)促进 人 格完善

口诀:掌创个人或掌握创造个性的人

(二)美术教师素质与能力现代美术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应该体现为:

(1)独立的人格魅力。

(2)多样的美术知识与技能。(3)基本的教育知识与技能。( 4)全面的文化理解力。

简答题考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1)艺术修养

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这就需要美术教师需要具备健康的艺术修养。健康的艺术修养包括崇高的艺术信仰、健康的审美品格、真诚的创作态度、执着的艺术追求等,是美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术技能

①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

②美术知识和技能。

③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五)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1)涂鸦期(2--3岁,以3岁最为典型)

(2)象征期(3~4岁)

(3)图式期(大约5- -6岁)以概括的图形表现事物,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往往用某种花的图式表示所有的花。

(4)写实期(10岁左右)尊重视觉感受,并竭力按眼睛所见到的样子将事物表现出来。大约在11至14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抑制阶段,因为学生觉得自己的技法不足以以准确地描绘事物真实的面貌,另外学生的兴趣也会发生转移,向其他的学科和活动扩展。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前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口诀:思情深=思情审

新课标中强调:

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口诀:人创审美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口诀:试食人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 (全 体学生) 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关 注(文化与生活)

(四)注 重(创新精神)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口诀:全集关注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 (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课程设计思路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为: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简答题考点:简述新美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级7~9年级

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感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

美术大体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课程目标

总目标

分目标

总目标

简答题考点: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

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1.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2.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意,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分目标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美术教学目标模板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______知识, 掌握____ 的技能\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______的过程,提高\发展学生 ____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敢于欣赏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养成勤于观察、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崇尚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学习活动方式划分)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四个学习领域说明:

(一)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

(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中”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三)“欣赏·评述”领域说明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名词解释:定义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

它分为三个层次: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 ;(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二、课程内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

(1)造型.表现领域目标

一.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我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考初中看)

第四学段(7-9年级)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设计●应用领域目标

一.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第二学段(3-4年级)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第三学段(5-6年级)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考初中看)

第四学段(7-9年级)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欣赏.评述领域目标

一.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第二学段(3-4年级)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第三学段(5-6年级)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考初中看)

第四学段(7- 9年级)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第一学段(1-2年级)

1.目标

2.学习活动建议

①以游戏等多种方式,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已的想法。

②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

③尝试用纸材、泥材等多种媒材以及简便的工具,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

④尝试实物拓印,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

3.评价要点

①对造型表现活动感兴趣并积极参与。

②通过造型表现活动, 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已学习水平的作品。

③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

教学建议(中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实施)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二)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三)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四)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五)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七)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八)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口诀:全效新感康(1.2.3.4.8)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简答题:如何做到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

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要(因地制宜),灵活地选用和创造适合当地美术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三)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

(五)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通过观察、体验、构思、描绘、塑造、设计和制作等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七)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他们主动检索美术信息,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互动交流。

二、评价建议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_ (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二)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四)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简答题: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的意义或作用

在评价中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二)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有哪些?

答: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①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②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

③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四)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

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三.教材编写建议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教科书)和(教师参考用书)。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美术教材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认知水平、审美趣味、创造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允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资料等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二)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三)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四)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口诀:(一内两性,一教一化,两关系)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教材的编写应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简答题:美术课程资源包括哪些?他的开发有什么作用?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二)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三)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四)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

(五)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

(六)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七)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03)实验版

第一部分 前言

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 陶冶审美情操, 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五)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一) 陶冶审美情操, 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白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 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简述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 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五) 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课程设计思路

(一)设置学习模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二)实行学分制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三)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

(四)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一)设置学习模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五个学习系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E现代媒体艺术

九个模块

美术鉴赏

绘画

雕塑

设计

工艺

书法

篆刻

摄影\摄像

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高中美术课总的目标是什么?

(1)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

(2)(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

(3)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 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美术鉴赏课)

1、内容标准

系列1: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欣赏·评述领域

学习内容:鉴赏基础+鉴赏内容

2、成就标准

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系列2:绘画·雕塑

成就标准

通过“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1)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2)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3)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作出评价。

(5)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系列3:设计·工艺

“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 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设计、工艺活动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

系列4:书法·篆刻

2.成就标准

通过“书法篆刻”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1)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

(2)恰当地使用书法或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

(3)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例如楷书(颜体、柳体、欧体等)、行书、求书等,或篆刻的风格特征,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 有学习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方法,并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指导学生选修其中的若干模块。

2.美术是一个注(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4.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与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鼓励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中,运用美术术语思考、交流、讨论,加深对美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5.(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

8.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模块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2.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4.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5.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

二、评价建议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

2.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3.注重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4.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两类。

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答:《普通高中美术 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有: 1.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 2.提倡多主体评价; 3.注重表现性评价; 4.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 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6.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 7.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和拓展性,能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专用美术教室

2、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

3、各校之间

4、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

5、校外各种资源:美术馆 图书馆

6、自然环境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