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能够点个赞同,点个关注,那再好不过了,这是对我们这些创作者最好的鼓励,虽然这文章本身可能并不值得你的赞同(好不要脸)

如果我们将对儿童玩具的关照放在围绕着二十世纪初消费文化的讨论的背景下,那么我们将很轻易地意识到玩具制造业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中青年群体的消费习惯、审美趣味、关于家庭和性别角色的认同以及对国家身份的意识。毕竟儿童玩具虽然需要做到迎合儿童,但是对于玩具制造商而言,他们的心思必须更多地花在如何回应为他们产品买单的孩子家长的需求上。

在二十世纪初,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玩具的价格虽然依然昂贵,但已经不是高不可及的奢侈品了。新兴的富裕的中产阶级,通常将儿童玩具视为塑造人格的一种手段。在德国,很多父母期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迅速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因此,此时在男孩子们中最流行的玩具是火车机车,而家长们更愿意给自己的女儿购买精致的微型厨房。事实上,关注“女性教育”的家长们反对那些精心设计的玩偶,并认为那会鼓励他们的孩子们对服装和首饰产生过度的兴趣。

从儿童玩具入手,可以快速地搭建起一个颇具有社会学意味的、内容丰富的研究-解释框架,部分的社会史学者,如布莱恩·加纳韦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成果斐然的探索。那么按照同样的研究思路,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对玩具制造的讨论,显然也可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社会生活开辟出具有价值的新的研究道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战争为主题的儿童玩具——包括兵模、兵棋和被认为更适合女孩子的战地医院模型,成为了另一种加强儿童对支持国家参与战争的认同的一种手段。在1914年和1915年,全欧洲军用玩具的生产和消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制造商生产玩具士兵、大炮、飞机、战舰、坦克(1916年后),以及与特定战斗直接相关的各种棋盘游戏。也正因如此,这场战争中的儿童比以往任何一场战争都更容易成为宣传的对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生产的儿童玩具主宰了世界市场,德国的玩具制造商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和美国都难逢对手。战争的爆发终结了这种情况,英法等国迅速鼓励发展起自己的玩具制造体系。尽管与此同时,所有的参战国都不得不关停部分玩具制造厂,以确保军装、炸药和子弹的产能,但是同“爱国主义”“战争主题”相结合的儿童玩具却带动各国的玩具行业,营造出了十分浩大的声势。

战争主题的儿童玩具,不仅成为了寄托着家长和社会培养孩子支持战争的爱国情怀的教育工具,也成为了中产阶级家长标榜自己爱国热情的形象塑造工具。但无论出于哪一种原因,为儿童玩具开拓的这一先前少有涉及的题材,确实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火爆现象,为战争初期的玩具制造业带来了较大的商业成功。

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百货公司,有不少将反映大型战争场面的兵模用以橱窗陈列,并声称这些产品在战壕建筑、火炮结构、士兵制服等繁复的方面,真实而考究地还原了战场前线,和那些令本国骄傲的战役。一些战争玩具还带有十分明显的鼓动宣传色彩,如1914年在英国销售十分火热的《Kill-Kiel》(基尔Kiel是德意志帝国重要的海军基地),便以打击德国潜艇,摧毁德国海军为主题。

对于女孩而言,他们看上去同残酷的战争离得较远,因而他们的需求也相应的较少受到市场的关注。战地医院模型和战地护士的模型,出于鼓励女孩成为战地护士的目的,尚且能够被生产,但是在现实里,女孩子却更愿意同他们的兄弟的玩具——那些士兵模型玩耍。

回应女孩子对儿童玩具的需求的任务落在了家庭主妇的身上,一种名为“Doughboy”(女儿和男孩这两个英文单词的结合词)的玩偶开始流行。这种玩偶就是在那些女孩子们既有的玩偶的基础上,更换了缝制的军装而形成的。

当参战国倾向于将本国生产战争题材儿童玩具的行为视为“爱国主义”的标志并大加吹捧时,也不会忘记出于战争宣传目的,对敌国相同的行为大加指责。德国人和法国人就经常互相批判对方为下一代提供可怕的战斗场景,会使他们变得更为野蛮,最终腐坏欧洲文明的根基。

一战初期的儿童玩具销售的兴旺在1916年底达到高潮,随后开始走向消亡。一方面,由于金属、布料的短缺和兵器工业对产能需求的增长,玩具产量将不可避免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群众中认为战争很快就能结束的幻想逐渐破灭,对爱国主义的激情逐渐消退,让战争题材儿童玩具也快速失去了受众群体。

在普遍的精神破灭和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安慰儿童脆弱的内心成为了新的市场需求,战争的后半期,柔软舒服的泰迪熊和漂亮可爱的玩偶成为了儿童玩具市场的新宠,用以给予儿童美好却仍触手莫及的梦想。尽管如此,在英国生产的泰迪熊仍然会注重爱国主义宣传,用英国国旗加以装饰。

而在饱受战争蹂躏的被占领国,战争主题的儿童玩具却从来没有占据过主流。以比利时为例,尽管比利时女性爱国者联盟认识到解决妇女失业问题和安抚战争中儿童情绪的重要性,并在经历过战火的祖国组织了相对成体系的玩具生产,但是他们很少生产战争主题的儿童玩具。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并不愿让每天直面战争的儿童仍要在玩耍的时候受到战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担心生产的玩具会被德国占领军视为支持协约国或鼓动抵抗,而为组织带来无妄之灾。

在这些国家,只有给予儿童安抚的泰迪熊和其他温馨的玩偶才是儿童真正需要的。而另一方面,比利时女性爱国者联盟的玩具生产也不以牟利为目的,而是带有鲜明的人文关怀色彩。这些慈善性组织下属作坊生产的儿童玩具,通常会在圣尼古拉斯日或圣诞节等节日免费分发给孤儿或贫困儿童。

一套一战时期的儿童纸牌游戏。

一套一战时期的跳棋玩具,不过跳棋棋子被经过了明显的战争主题的改造,让跳棋棋盘变得颇有西线战场的意味。

一套一战时期的兵模。

包含了一支配有大炮和马车的小队的兵模和一个警卫哨亭模型的一战时期玩具。

一套一战时期的战地医院模型,床单还贴心地做上了血渍。

一个一战时期的“Doughboy”玩偶。

Kill-Kiel游戏的宣传广告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