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服务创新丨太励志!“天宫课堂”这三位“老师”的追梦故事快讲给孩子(太空梦绘画作品一等奖)太空梦想儿童画,
12日,“天宫课堂”再次开启,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陈冬、刘洋、蔡旭哲
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那么,对于这三位“老师”,
你了解多少?
2022年6月5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二度飞天的陈冬、
再叩苍穹的刘洋、
首次出征的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一起来看看三名航天员的逐梦故事。
陈冬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有梦想的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一名航天员的梦想,14年前就在陈冬心里生根发芽。那一年,神舟七号飞向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把中国人的第一行足迹印在了浩瀚太空。五星红旗舞动太空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陈冬脑海中。
2010年5月,陈冬正式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可要实现飞天的梦想谈何容易。刚开始的转椅训练,每次转完他都会出冷汗,头也是晕乎乎的。他在家买了一把可以旋转的电脑椅,一有空就坐在上面让妻子推着转。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要求过载达到8个G,即人体自重的8倍。这是挑战人体潜能的一项“魔鬼训练”。陈冬说:“你会觉得这8个G压在你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上,甚至感觉你的脏器都临时‘位移’,透不过气来。你明明没有哭,但泪水会不受控制地甩出去。”
历经艰辛终淬火成钢。2016年,陈冬入选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他的首次太空之旅。这次,他担任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带队出征。陈冬曾说,要为祖国出征太空,为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有梦想的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再一步一个脚印地让梦想离自己更近。
2016年陈冬曾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造访“天宫”,这次再访太空,出发前陈冬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孩子们说能不能带我们上去,我说没有票了,给你们留项作业,你们为什么想上,你们上去之后想干什么,回来之后我问问你”。
陈冬还开玩笑说:“王亚平回来时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自己到时候就是‘检查作业的爸爸回来了’”。
刘洋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
刘洋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2年6月,她代表中国女性进入太空,离开天宫一号时,刘洋庄严地敬了个军礼,“我坚定地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
此次距离她上一次太空之旅刚好过去了十年。
备战空间站任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出舱活动训练是强度最大、训练时长最长的训练。其中,水下训练又是重中之重。第一次参加舱外服水下试验,刘洋在120多公斤的服装中才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手就已经抖得拿不住笔、握不住拳,而后来真正的出舱活动训练,一次就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出舱活动对上肢力量的要求很高,刘洋认为与任务需要相比,自己的力量还有一定差距,就暗暗给自己加码。体训时,她来得早,训得长,走得晚,回宿舍还要“加餐”,举杠铃、练握力器。
刘洋说:“2012年的6月,我代表中国女性进入太空,那时是无比的幸福、激动、兴奋。此时此刻,我也坚定地说,中国空间站,我即将乘舟而来,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刘洋在出征前给孩子的信中写道,“你们既是妈妈的铠甲,也是妈妈的软肋。我是妈妈,也是军人,那一刻妈妈要出征上战场,这是一个军人的职责。因为妈妈爱你们,在那一刻看到你们,妈妈怕会有太多的牵挂和不舍,怕忍不住会哭”......
蔡旭哲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为飞天准备12年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中有一个新面孔,蔡旭哲。
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得以实现。27岁的飞行员蔡旭哲坐在电视机前,深深地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所吸引。经过努力,7年后,他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
从2010年成为第二批航天员,到2022年第一次飞天,蔡旭哲为此准备了12年,12年来,蔡旭哲目送多批战友,出征太空、载誉凯旋,他说:“我觉得12年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过来以后我感觉也很快也很充实”。
多年来,蔡旭哲目送多批战友出征太空、载誉凯旋。他说,只要自己没有飞天,就说明自己某方面还有差距,所以就要查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去补自己的短板,直到自己具备了真正执行任务的能力那一天。
他明白,只有更加努力地训练,才能更好地迎接机会的到来。针对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他常常一个人在航天员公寓里对着桌面模拟器训练到半夜。蔡旭哲说:“12年来,我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一起为中国航天加油!
围绕“青少年服务创新”为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
身心健康·共赢未来
赋能新助力·担当新使命·共创新未来
以“身心健康、共赢未来”为主题,以“赋能新助力、担当新使命、共创新未来”为愿景。
首届博鳌国际青少年服务创新大会将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大会的核心关键词在于服务与创新,并且根据目前青少年面临的身心问题、青少年个性化需求、关心下一代健康与体育创新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建立服务创新交流平台。组委会邀请本次博鳌国际青少年服务创新大会多维智库专家,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指引方向,赋能新助力。
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大会建立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新需求信息征集平台,把握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规律特点,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拓展服务阵地,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爱心人士参与,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借鉴国际前沿技术和经验成果,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网络等新科技功能,结合我国青少年实际情况,做好传统服务与创新服务的融合发展,满足不同层次青少年的需求,探索有价值、高质量的青少年服务创新模式。
大会组委会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设立博鳌国际青少年服务创新基金,架起一座沟通企业和公益事业之间的桥梁,以公益的力量推动国际青少年服务创新事业的发展;同时,依托组委会广泛的社会资源,成立产业扶持基金,用于企业科技升级、服务创新。双向基金结合,共同担当起青少年服务创新的新使命。
“博鳌国际青少年服务创新大会”将依托“博鳌”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政策导向,拓展“国际”化的视野,诚邀中外领导和嘉宾、行业领军人物,以及数百位专业人士出席此次盛会,共话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青少年服务创新”问题,以新技术的同步应用赋能“创新”模式,共同构建国际化“青少年服务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国内外文化、教育、健康、体育、科技、公共服务全方位的融合发展,解读法规政策、探索行业变革、创新转型之路。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