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常做白日梦吗?——心理学告诉你做白日梦有哪些好处!(做白日梦是成语吗)成年人做的白日梦,
先来讲一个开篇故事:
从前,有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姑娘,她每天都会挤一桶牛奶,然后顶在头上,前往集市。在那里,她会卖掉牛奶,然后将换得的钱拿回家。这些钱将用来养活一家人。
一天,姑娘早晨起来,挤完了牛奶,再次顶着牛奶前往集市。在路上,姑娘开始幻想起卖掉牛奶之后的事情。姑娘心想:“卖掉牛奶后,我要去买妈妈的家用,还有去买一身新衣服。有了新衣服,我就可以去参加舞会,年轻的小伙子都会邀请我跳舞。”
就这样想着想着,她随着心中的音乐扭动起身子来,结果牛奶桶掉在了地上,牛奶都流了出来。
故事中的姑娘因为做了个白日梦,结果没有了妈妈的家用,也没有了新衣服,更糟糕的是,一家人只能饿肚子。
我要问的是,你经常走神吗?在上课或者开会的时候,你是否望着窗外的小树就开始浮想联翩,想着周末去哪里逍遥,或者用什么方式和媳妇赔礼道歉?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否经常被老师提醒,不要再做白日梦了?
经常“精神溜号”的人,每次从白日梦中醒来,不是觉得尴尬得要死,就是丢脸丢到家了,如果上司或者老师批评两句,肯定会自责万分,在心中默念,“不要再胡思乱想了,你这个无可救药的白日梦者”。
01. 关于白日梦的最新研究
如果你真的为自己的白日梦举动倍感羞愧,深深自责的话。那么,让最新的心理研究来解救你吧——最新的研究表明,白日梦不是白做的,它是衡量大脑活跃和健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大脑保留和回忆信息的一种途径。
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研究,他们试图找到人们的记忆容量和白日梦之间的关系。为此,他们安排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检测被试者精神集中程度和记忆容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被试走神的次数竟然和实验的成绩成正比,也就是说,那些常做白日梦的被试,能够记住更多内容。相反,那些精神比较集中,不爱走神的被试成绩却较差。
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爱做白日梦的人拥有很大的记忆容量,当手头的工作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记忆资源时,他就可以将额外的记忆资源分配给别的事情,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漫不经心,开始走神。
02. 白日梦的神奇功效
那些容易神游的人,往往都是记忆能力超群的人,因此他们才能让思维四处游荡,也能够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当然,这种思维的游走同样费神费力,区别就在于怎样安排记忆资源。
除了科学上的实证研究之外,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证明白日梦不是白做的。那些不断在头脑中建构美好理想、美好追求的人,往往能在行动中实践白日梦的想法,或者从白日梦中寻到一个闪光的灵感。
一群朋友在杰克的房间里大声地讨论流行音乐时,杰克却躲在一旁想入非非。他从家乡来到了大都市,由学生变为了一名警察,就像《生死时速》中的基努·里维斯一样,成为了联邦特别行动组的成员。
此时,恐怖分子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炸弹,他必须将汽车转移到安全的地点,才能保证市民的安全。同时,他还需要和恐怖分子周旋,解救人质。就在汽车即将冲向铁轨,一列飞驰的火车呼啸而来时……他被朋友叫醒了。
无视朋友精彩辩论的杰克成为了众矢之的,所有人开始模仿他扮警察的样子,开始演出他的白日梦。他的白日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杰克每天幻想一个警察解救人质的故事,并且让自己扮演那个最帅的警察。
事实上,从杰克对电影着迷开始,他已经立志做一名联邦警察。三十五年后,当杰克和他的伙伴成功从一幢大楼里救出人质,击毙劫匪时,他的朋友一定不会想到,这不过是他众多白日梦中的一个。
和杰克有着类似经历的是一位十项全能的选手。他每天起床都会闭目静坐,幻想自己战胜了对手,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在比赛之前,他同样会这么做。他认为,通过幻想战胜对手,能给他无限的勇气,让他发挥出最佳的水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03. 白日梦的创造潜力
心理学家摒弃“白日梦者只是凭借幻想逃避现实和责任,最后疏离社会”这一论调的首要依据就是小说家的创作实践。可以说,每一位小说家在构思一部作品时,都是一次冗长的白日梦历程。写作时,小说家不仅能看到人物的形象,还能听到人物的语言、语气,甚至包括人物所处的环境氛围和空气味道。
托尔斯泰曾说:“凭借内在的视觉来考察描绘对象,进行写作,这就是作家的法则。”巴尔扎克在创作时常常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作曲家勃拉姆斯也曾说过:“只有当我深深陷入冥想之中,乐思才会不间断地从脑海中浮现。”
艺术家不仅没有躲避白日梦的危害,反而主动追求、营造绚丽的梦境,将幻想的世界变得更真实、更丰富,其中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白日梦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创造潜力。
写在最后:
但是,凡事总是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才能保证无害且有效,毕竟走神同样占用记忆资源,需要付出代价。一旦白日梦变成了生活的负累,或者让一个人陷入过度幻想中,那么,梦境就真的变成了虚幻的想象。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