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鉴赏(描绘的什么词语)描绘出成年人的梦,
你喝着你的生命,像喝烈酒一瓶。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烧酒集 空地》
“迟暮”一词让读者想象到的仅仅是天边慢慢涌上来的黄昏,而在张爱玲眼里却是三维空间的烂漫。她笔下的东风、酡颜的桃花、扭动腰肢的柳丝、如春神足下轻云般的柳絮、印着屐痕车迹的芊芊细草,用支不住,搔人头发,结了对儿,酒气……等等来构造生动的形象,将这个缤纷的春天写得令人如痴如醉。
读张爱玲的《迟暮》,谁能想到这是出自张爱玲孩童期的作品?一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同龄孩子玩幼稚游戏的年龄里,而她却早已用笔描绘出成年人的一生,这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第一段在描摹春的美丽时,又侧面暗示了即使再美丽的春天也有令人无休止的烦恼。桃红闪现,在“多事的东风中”封姨的出现令“多事”有了着落。封姨这孤独的影子是多少年岁已高之人的侧写,“才从青春之梦里醒来”,乍眼已是迟暮之年,茫然又不解地着眼这已发生又不敢接受的一切,内心十分不情愿,甚至怀着恨意。
芳华已逝,春的一切是“她”年轻时的影子,看这影子,虽睡眼朦胧,但又透露着惊恐的心情。“她”在真实与不真实之间来去徘徊、挣扎,不愿相信这已经发生的事实,不真实犹如梦幻般,正在慢慢消散,她也渐渐不得不相信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真实赤裸裸的摆在眼前,年轻时的回忆犹如这温馨的春,慢慢的正在与自己告别,那些热闹过的、追逐过的日子离自己也越来越远,如今的自己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欣赏着周围的一切,而自己早已不再有与“春”共舞的资本。可能期待太久,已经分不清是偏执还是不甘心,所以变得安静。往事虽热闹,但“她”此时此刻留下的只有内心的空虚、寂寞、悲哀和惆怅。
作者切实的将这常态用华丽的词句描绘出来。造物弄人,是啊,人类转瞬即逝的青春与这循环往复的春天相比,显得特别不公平——短短的芳华之后,留下的只剩漫长的灰色人生。作者让“她”在寻觅芳华的过程中,最后一次祭奠已逝的青春。“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青春难在,红颜易老,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在作者笔下更显不甘。孩童时期的作者居然能将人生洞察得如此细致,可见作者心智与操纵语言技巧的不一般。作者仿佛进入了大人的内心世界,不断地、平和地打量着、审视着,将所获的信息全盘托出,把这种无奈描写的淋漓尽致,并融入了许许多多的凄凉之意,将这人生体验描绘到了极致。
总要把人生或悲或喜来过的,或恍若梦幻,又或真实的让人难以置信,慢慢来吧! 慢慢来,是对生命的诚意。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