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都是追梦人。

新闻记者的梦想,是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这个伟大时代前进的步伐,记录普通人的追梦故事,从深山“空巢村”的复苏到山水林田的生态变迁,从罕见病少年的大学梦圆到神舟航天员的星辰大海......

“我在现场”栏目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将新华社记者记录的追逐梦想的故事汇聚于此。这些故事讲述的是追梦人不停的脚步,是“中国梦”照进现实的新时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几天前,让我激动的消息再次从大山深处传出:中国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揭示了银河系星际介质前所未见的高清细节,对研究银河系内的星际生态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领导的科研团队完成,系列论文12月10日在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作为特别专题发表。

↑ FAST揭示的银河系星际空间电离气体分布图(速度区间-40 km/s到+120 km/s的累积,研究团队供图)。

↑ FAST揭示的银河星际氢原子气体分布图(速度区间-150 km/s到+150 km/s的累积,研究团队供图)。

该特别专题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景益鹏院士表示,“高灵敏度FAST观测揭示了银河系前所未有的细节。研究团队发表的中性氢和电离氢数据库可以用于探索银河系星际气体的许多特征,为世界范围内的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从古至今,人类都渴望有一双“千里眼”,能够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接近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去的终极命题。中国科学家们在贵州的喀斯特洼地里建立了“中国天眼”,可以说,它也是全人类眼睛的延伸。

目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居世界射电望远镜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远超此前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从卫星云图上看,贵州平塘的群山好似奔腾大海的波浪在瞬间凝固。镶嵌于海浪中央的“中国天眼”,帮我们望向“光年之外”,探寻宇宙的前世今生。

从2008年奠基,到“中国天眼”进入成果爆发期,我以记录者的身份,全程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瞬间。从第一块反射面板安装,到4450块反射面板安装完成;从项目初见雏形,到宣布落成启用;从首次发现脉冲星,到发现6600余颗脉冲星;从通过国家验收,到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就像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也见证了“中国天眼”从啼哭落地到蹒跚学步、最终成为青年才俊、国家栋梁的全过程。

在记录中国天眼的发展历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那些在中国天眼工作的科学家和普通工人,他们是浩瀚星辰里的追梦人。

为了使人类有能力发现更多未知星体、未知宇宙现象、未知宇宙规律,也为缩小中国在天文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南仁东、姜鹏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工程师,毅然承担了这个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多年前,一群中国科学家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在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让看似“空中楼阁”的“中国天眼”最终得以屹立在贵州的群山之中。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带领团队走遍了贵州喀斯特石山里的上百个窝凼,最终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在近400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平塘县大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天然挡住外面的电磁波。

↑ 2022年7月21日,夕阳余晖中的“中国天眼”。

2011年3月,“中国天眼”正式开工建设。为加快工期,台址开挖和装置本身部件的设计和试验同步进行。反射面板如“中国天眼”的“视网膜”,索网则是支撑“视网膜”的“神经系统”。“中国天眼”反射面板虽只有1毫米厚,也要使用2000多吨铝合金,其索网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对抗疲劳性能的要求极高,现有钢索都难堪重任。

↑ 2022年8月25日,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从“中国天眼”测量基墩上走下。

如果要问,“中国天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去科学上的价值,或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敢创新,能创新。“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几乎贯穿了“中国天眼”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宣告落成启用,向全球工程界贡献了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的反射面;6根钢索控制的30吨馈源舱,可以在140米高空、206米的尺度范围内实时定位;500米的尺度上测量角度精确到8角秒;超高耐疲劳钢索在200万次循环加载条件下可达500MPa应力幅,国际上尚无先例。

2016年9月25日,南仁东来到中国天眼竣工现场,当时的南仁东已确诊肺癌,加上声带受损,说话已经十分吃力了,可他依旧沙哑着声音,站在中国天眼的圈梁上向记者介绍: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

↑ 2016年9月25日,南仁东在“中国天眼”内工作。

在调试阶段,姜鹏接过南仁东先生的接力棒,开始担任调试工作的总体技术负责人。首先要做的是制定完整详细的调试方案及计划,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架构,并将各个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既要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也要保证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这就需要姜鹏熟悉望远镜调试过程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

望远镜调试工作极具挑战,一般传统望远镜的调试周期至少需要四年。“中国天眼”的调试难度更大,不仅涉及众多学科及专业的交叉应用,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幸好,有一群年轻人陪伴着姜鹏一起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

↑ 2022年8月25日,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左一)在“中国天眼”馈源舱旁与工作人员交谈。

经过3年多的艰苦调试,“中国天眼”于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借助“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国家天文台已经将脉冲星的计时精度提升至世界原有水平的50倍左右。

↑ 2020年1月11日,专家学者在对“中国天眼”进行国家验收评估。

“中国天眼”FAST团队里有大量的青年,他们的人生早已和中国天眼紧密相连。

今年是35岁的孙纯入职“中国天眼”的第10个年头。这个土生土长的贵州姑娘,在这里找到了毕生所爱、毕生所求。光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的孙纯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的东北男孩石向玮因中国天眼结缘,并于2017年7月完婚,他们的结合,也被同事们戏称为“光”与“热”的结合。两人在这个“聆听宇宙最近的地方”,以“探寻宇宙奥秘”代替了新婚蜜月旅行。

↑ 2017年8月9日,孙纯(右二)与石向玮(右一)在“中国天眼”馈源舱内工作。

“每个人都要有梦想,维护好‘中国天眼’就是我们的梦想。”孙纯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服务者,我希望能为‘中国天眼’有更多更好的科技产出尽微薄之力。等女儿长大些,我会把这些讲给她听,我相信她能理解我们。”

↑ 2021年3月31日,工程师孙纯展示提交观测申请的登录页面。3月31日0时起,“中国天眼”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

在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中国天眼”FAST团队,像孙纯、石向玮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2018年春节,正全身心参与“中国天眼”馈源舱调试的于东俊,只能把怀孕8个月的妻子接到基地过年。“之前没陪媳妇做过一次产检,她难免有抱怨。来了之后看到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每天忙到下半夜,她很心疼我,也更理解我了。”于东俊说。

↑ 2022年7月20日,于东俊从“中国天眼”测量基墩上走下。

不仅是科学家,大量的普通工人也在此挥洒青春和汗水。

从建设阶段到调试阶段,在“中国天眼”工作的工人们以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了科学家们的一个个大胆设想。

↑ 2015年8月2日,中国天眼首块反射面板安装成功。

↑ 2016年4月10日,工作人员在现场安装“中国天眼”馈源舱。

↑ 2016年7月3日,工作人员释放气球庆祝“中国天眼”最后一块反射面板安装完成。

↑ 2016年6月30日,工作人员在检查“中国天眼”的测量基墩。

↑ 2019年8月28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内工作。

↑ 2021年3月29日,工作人员从“中国天眼”圈梁上经过。

↑ 2022年7月22日,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反射面板进行维护。

↑ 这是2022年7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光绘)。

敢为人先的魄力、追求极致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定力,这既是“中国天眼”的成功秘诀,也是我们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不二法门。在这个过程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当然更离不开中国多年发展积累的实力。

从2008年奠基,到如今“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新华社全程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瞬间。从中国天眼奠基之日开始,14年来,新华社的镜头前后百次全方位拍摄“中国天眼”,多篇独家报道全景式表现新时代科技创新重大成果。这群浩瀚星辰里的追梦人数十年如一日投身喀斯特地貌的洼坑中艰辛求索,让茫茫宇宙有了意义,让渺渺星河有了色彩。

监制:王建华、费茂华

统筹: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欧东衢

编辑:卢烨、张铖、蔡湘鑫、程婷婷

【责任编辑:吴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