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说到梦想,不止我们曾经有过,如今孩子也有,小到刚刚二年级的小朋友,也已经开始树立志向了。“我长大要嫁给鹿晗!”、“我要当网红”、“我要做流浪大师”、“我要成为一个扫大街的”、“我想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

而这些梦想,和我们708090后小时候的梦想大不相同,我们小时候的梦想例如:走在街上看到了警察很威风,就想长大成为警察;在学校觉得老师很厉害,长大也想成为像老师那样的,“长大要当科学家”、长大要去做贡献,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材等等。这就是我们那孩童时期心中的梦想。

学霸版吴彦祖--王德民院士 石油开发专家

对比孩子的梦想,很多家长听到时的第一反应是很生气,或者不知所措。“那个小白脸,你喜欢谁不好喜欢他?”、“当什么网红,我的孩子不至于抛头露面的吃青春饭”、“什么流浪大师,什么鬼?”注意到了嘛?我们第一反应常常会是反对、说教、用我们的价值观斥责孩子

然而,冷静想想,我们这样有用嘛?我们没有从小开始引导孩子树立梦想,又有什么权利事后斥责呢?

一、孩子的梦想跟婚姻一样,也需要经营的

小孩子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特别是7-8岁开始,也就是二年级的孩子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将会走入歧途。

不单是家长期望自己的儿女成为“人中龙”、“人中凤”,孩子在自己逐渐接触周围环境后,比如“抖音”、“游戏”、“微信”等,也会在心中对自己有所期望。作为家长,需要长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对于家长来说如他们自己的事业、婚姻一样,孩子的梦想也是需要经营的。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小就该给她相应的熏陶,培养她们的兴趣。而不是网络中自然习得的,家长从不关心或者引导。

二、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陪伴者/朋友?审判者?控制者?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人生导师——指引成长方向。二年级的孩子会下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许多父母都忽略了这一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形成对事物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些看法的积累就逐渐地形成孩子观念系统。

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人给予他正确的指导,孩子就会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或者形成不完整的观念。错误的观念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不完整的观念体系就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学校教的是知识,学习的是科学。人品,能力,习惯,都是家庭应该给与的。

那些孩子想当网红,家长又非常反对时,就说明最大的问题必然是父母的教育出现了偏差。有些家长面对孩子要当网红的理想,不知所措,毕竟与自己的期许、传统的职业有太大的差异。

然而这不能全怪孩子,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帮助孩子建立各种各样的观念?还是不管不顾的让她们随意接触鱼龙混杂的网络呢?我们家长是否有正确认识过网红?网红一定都是不好的嘛?网红也鱼龙混杂,怎么帮助孩子们区分?而且,在现实中,我们的家长本身就存在观念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当然也就不利于孩子的正确观念的建立。总之,家长没有正确及时的引导,就会导致孩子在歧路越走越远,到最后无法纠正。

三、“网”事成风的原因,孩子常出现父母无法接受的梦想观念是为什么?

1、家长对孩子缺少关注

当网红,真的是孩子现在就很明确的理想嘛?不尽然。成为“网红”的理想也是孩子想得到别人的关注的表现。大人不太关注小孩子,或者是某些大人自己要孩子去获得别人的关注。想要通过其他方式去获得认可,获得赞扬。

2、没有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

个别孩子崇拜网红或许真的出自真心崇拜,爸妈也同意她崇拜的对象。但更多的孩子想成为网红,就只是孩子一时的想法,甚至出于一种“不劳而获、想一夜成名”的心理,就是不想好好努力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有父母的部分责任了,也许没有为孩子做好的榜样,不肯努力奋进,还想“坑娃”导致孩子也会想要寻找捷径。

比如今年4月份的一则热门微博——童模妈妈在公开场合脚踢孩子被曝光,引发了网络一片骂声。可以说本质上就是把孩子当摇钱树了, 实力“坑娃”。

3、网络教育严重滞后

教师和家长网络知识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孩子正常上网的要求,无法实施有效监管。

4、互联网时代的影响

“网红”只是一些商人的营销手段,但小学年级的孩子仅能看到“网红”光鲜亮丽的表面。在互联网+时代,发达的网络好似一个吸引人们的无底洞,那里面无所不有。同样,小孩子们也会被吸引,孩子上网失去约束,对于一些负能量的信息,没有人指引很容易陷入进去。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孩子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红”,不仅需要国家的监管、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引导,也需要互联网企业担当起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太小的孩子还不具备较为强烈的是非辨别能力,她们更相信的是成为“网红明星”的感觉,很嗨!

互联网信息开放的时代,“网红”风气盛行。小孩子很容易从各个地方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也很容易接触到一些非正能量的信息。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分辨能力,深陷其中,把很多错误的价值观当成了人生理想。

曾经红极一时的17岁女孩温婉,致使很多低年级的小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长得漂亮才重要。迅速蹿红的她被爆出十二三岁就开始整容,高中辍学,喜欢结交富二代。吃穿用度都是名牌,生活奢华。一个17岁的女生,过着不用读书只要整天蹦迪,不用努力就能满身名牌的日子,竟然引来一片艳羡。

停车场女孩温婉 的幻灭

北京多所小学曾做过抽样调查,有80%的小孩子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网红。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网红培训班”。

四、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梦想树立,和家风关系很大

1、身体力行,为孩子做表率。对孩子正确引导、培养其正确观念的首要条件是家长要身体力行。如果家长自己无节制的整日泡在网上,或者浏览不健康的网站,沉迷游戏,又怎能一边教育和引导孩子呢?继续玩游戏,帮助孩子挑选合适的游戏,并一起参与,引导和激发她们的思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2、主动引导,激发自控力。

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不能剥夺孩子们上网的自由权利,孩子也能从网络中获得知识,对于网上种种有害的内容,家长和教师尽力监督,防止他们误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主动地引导孩子上网,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使他们在身心健康地成长。

3、家长需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并加以引导。但也避免硬塞给孩子一个梦想,鼓励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对孩子做正确的引导,成为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小小少年。

浙江宁波慈溪一位四年级小孩子瞬间成了“网红”。他在慈溪293路公交车上,短短12分钟连续四次让座,他的暖心行动在朋友圈刷屏了。这段“暖视频”经人民日报转发,截止记者发稿,阅读量已经高达687万。而他的妈妈对于儿子在公交车上让座一点也不意外说道:平时就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我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孩子也一直做得很好,梦想成为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再如500万点赞霸气网红“中国海军首位女研究生实习舰长”韦慧晓,撒贝宁描述说:“人生履历牛到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而她的朴素价值观描述:“人有两种价值观,一种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而另一种价值观,是我的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而身价百倍。”不用多说,简单明了就让别人明白,她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用自己的努力,去赋予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获取价值,或者用价值来标榜自己。

这种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梦想,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也能看出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梦想是孩子前进的目标,引导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奋斗。很多情况下,这些梦想的实现是同家长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分不开的。在孩子从小梦想萌芽的关键时期,我们价值更需要对孩子给予适当的关注,对孩子梦想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引导,使得孩子更加自信,从而促使他向梦想迈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