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客户端编辑 王月兵

[今日最大声]“我曾说中国99%的成年人是性盲,我界定性盲的标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和科学的性教育。性的外延很广,但社会对性的理解太狭隘,这与我们固有的观念和主管部门的态度分不开。”

——新京报采访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近日,彭晓辉在演讲时上遭一女子掌掴、泼污物。

一,“日本最后的硬汉”

——“@马伯庸”说。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10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高仓健,原名小田刚一,1978年,作为文革之后登陆中国的第一部外国电影,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国引起了轰动,许多青年开始模仿那个孤独沉默的“杜丘”。高仓健由此成为中国大陆一代人的偶像。1980年代初期,高仓健在银幕上塑造的冷峻男子汉形象成为一种东方硬汉的标准,曾经风靡的“奶油小生”形象在他的对照下黯然失色。迄今为止,他已经出演了《车站》《兆治的酒馆》《冬之华》《远山的呼唤》《铁道员》《千里走单骑》等205部电影。

二,“高仓健拍过205部电影。但微博刷屏的怀念中,只有《追捕》这一部。即使这一部,现在也太多人都没看过。此时,喜欢某个男神,可以网上搜他所有的剧;彼时,可没这条件,爱一部,就往死里爱。”

——作家“@哑巴”说。

三,“他曾经代表了男性的形象,女性的梦想。和现在的‘男神’偶像们不同,他不是以‘神’来包装,而是以‘男’来释放。”

——央视主持人“@路一鸣”说。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四,“当年有过审美上的全民大争论,报刊杂志上经常飙文,老百姓茶余饭后也聊,铁血硬汉.VS.奶油小生,基本上奶油小生完败。铁血硬汉的代表自然是高仓健,奶油小生的代表……你们年轻人估计想不到……”

——网友“@大脸撑在小胸”说。高仓健整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和精神生活,当时年轻的中国姑娘甚至发出了“寻找高仓健”的呼声。于是,刚刚还沉浸在《小花》获奖喜悦的演员唐国强因此一度陷入了从影的困境——他因为在此时极不幸运地被选中在《孔雀公主》里扮演了多情的傣族王子,为此获得了“奶油小生”的称号,成为人们调侃的对象。

五,张鸣:“高仓健走了。记得第一次看《追捕》时,第一感觉是震惊。对于只能看地道战和地雷战南征北战的眼睛,高仓健就是天人。”

任志强:“打破僵局的一击!”

章诒和:“我刚出狱,看了《追捕》。内心如疾风暴雨,似恶浪狂涛。一个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的男人,深深打动了我们快要麻木的心灵。高仓健!”

刘春:“我刚上中学,同时喜欢上了高仓健、粟园小卷、中野良子以及资本主义腐朽堕落的生活。”

六,“我们的内心有两个日本,一个是现在的,一个是高仓健的。一直以来,我们对日本的情感矛盾交织,高仓健是我们那个特殊时代的特例,他是中国人对日本的缓冲点。”

——网友“@古典的河流”说。

七,“在专业影评人那里,有一种根深蒂固对《2001太空漫游》图腾化的倾向,并以此为法典对同类影片进行批评。但《2001太空漫游》与《星际》的关联其实很表面,两者差别太大,缺乏可比性。《2001太空漫游》是哲学片,超越个人悲欢,走向终极思考。《星际》是亲情片,最重视的恰恰是人伦情感。两个方向都是宇宙之道,没有必要一分高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说。

八,“《星际穿越》在太空电影的殿堂中会享有它的一席之地,因为它回应了一个尖锐而现实的需要,人们渴望冒险与新奇,但最终也渴望着安慰。”

——影评人A. O. SCOTT为纽约时报撰文《“星际穿越”是一场未来主义的冒险》。

九,“看电影对写小说也没有启发,电影的故事再好也不如小说的故事,一般小说改编成电影后都把故事弱化了。美国目前的科幻电影,很像美国上世纪黄金时代的科幻小说风格,它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现在的科幻文学了。你看到今天美国黄金时代的许多科幻经典,到现在都没有拍成电影,都几十年了,包括克拉克的一些作品,阿西莫夫的大部分作品,都没有拍成电影。”

——刘慈欣说。

十,“中国人长期没钱,穷就被人看不起,有钱了以后,一般都要牛一下。所以我们买下了这么多当年赫赫有名的物业。美国人无所谓‘面子’,失节事小,饿死事大,钱最重要。脸掉地上,还可以捡起来再糊上,要是饿死了,这个脸就没用了,再加上美国的大企业家现在主要靠公益、慈善传名,不是靠一幢大楼传名。”

“我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有一个人,你在路上碰到一个女人,无家可归、衣衫褴褛,你把她带回家,占个便宜,结果她怀孕了,最后你养他一辈子,到底是你占她便宜,还是她占你便宜?所以美国人算账,是看到了最后面的那一层。”

——据正和岛,冯仑2014年10月10日在“大午集团创业三十周年纪念庆典”上发表演讲。最近两年常有中国企业到美国买地产,前不久中国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9.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旗下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冯仑认为在这桩交易中,中美两边表现出来的气质很不一样。

十一,“就像砌一堵墙,之前砌到胸口往下时,(你能)看看笔不笔直,砌得漂不漂亮,很有兴趣地做。但现在,这面墙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头顶,你很吃力地踮着脚砌着,之前的那种审视、愉快和轻松,已经变成比较吃力的事儿了。这堵墙可能是我眼前的工作、我的事业,砌墙是我的审美和态度。我的能力和审美过去能轻松地支配我的工作,挺好,但慢慢的,它超过了我的审美和能力,所以现在我最需要的不是蹦起来垫砖,而是要去找个梯子,让这个人往上走几步。我要去找梯子。梯子没找着,所以有点慌了。”

——《南方都市报》采访黄渤。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黄渤说自己现在不快乐。此次他说,拍完《寻龙诀》后,一定要大歇,“回到生活里去,留点时间思考。”

十二,“媒体人内心的骄傲一直都在,我写这样的一部戏就是还原媒体人过去的骄傲和未来的骄傲。”

——编剧六六说。在《心术》关注医疗行业之后,六六又将视角触碰到媒体界。谈及为什么要写传统媒体题材的剧本,六六讲述了一位媒体朋友在面对传统媒体天翻地覆变革时的无所适从,最终两人决定把报业转变的这十年写出来。

十三,“回想起我们的整个青春,最让人想哭的事情莫过于这三件:看周星驰的电影,听周杰伦的歌,背诵周树人的课文。”

——网友“@纯良大叔”。昨日,周杰伦晒出和女友昆凌的合影,暗示婚期将尽,听着周杰伦歌长大的一代人开始祭奠自己的青春。

十四,“突然想起来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德国的分制跟其他国家都不一样,1分是满分,4分是及格,6分最差。在德国长大的爱因斯坦小时候考试通常1分,偶尔2分。结果这个故事到了中国就变成了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很差,只考一两分,长大还是当了大科学家,实在太励志了。现在才发现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网友“@xseac”说。德国考试成绩评分为6分制,1分:sehr gut(优秀);2分:gut(良好);3分:befriedigend(中等);4分:ausreichend(及格);5 分:mangelhaft(不及格);6分:ungenuegend(差)。

十五,“国际足联是某种极权组织,有点让我想起过去的苏联帝国,人们不许开口,否则就会被镇压和毁灭。”

——英足总前主席伯恩斯坦说。国际足联关于世界杯申办腐败案的调查报告,在欧洲激起了巨大的反弹,德国和英格兰的表态最为激烈,两国足球圈的巨头甚至呼吁:抵制FIFA,抵制世界杯,欧足联国家退出FIFA!

十六,“听天由命,老天让我干多久,我就干多久。过去我就说过,只要你自己想干下去,老天会让你干下去的。”

——昨晚,老帅徐根宝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名为“相聚、感恩、奋进”的告别晚宴,包括年维泗、王俊生、高丰文、范志毅、吴金贵、高洪波等人纷纷到场。接受采访时,徐根宝对球队转让之后他将退休的说法予以否认。他说,自己没有退,也没法退。

十七,“原来中国人总说勤劳是美德,但我要说,今天世界上,勤劳已经不再是美德,实际正好是反过来的。这个道理蛮简单的。大家都去参观过太阳能制造公司,电器,包括手机制造公司,就会知道很多的公司本来可以用更高的技术,自动化的生产线来生产东西,但是他们不想那样做。因为一条太阳能制造生产线要花1000多万元美元,前期资本投入很大,而用自动化设备生产太阳能设备的时候,报损率比人工做的报损高很多,这使得整个成本又上升很多。这样一来,选择是很明显的。中国更多的企业家会选择用人工,而不是用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2014年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高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十八,“‘魔岩三杰’那样就是你认为的繁荣期的代表吗?看来您还是那种小众堡垒的捍卫者,作为一个乐迷这很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永作拥趸;但作为一个媒体人您要考虑一下,我记得‘魔岩三杰’的时候没有‘树村’,可现在‘树村’的音乐人好像是把自己连同自己的乐迷们和外界隔离起来的。上一季《中国好歌曲》时我就发现,凡有所谓独立音乐人上电视都有点被当成叛徒的意味。只是因为欣赏趣味上或最多生活方式上的独特或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就觉得要高人一等,这只能被看成是另一种固步自封。小众不应成为一个堡垒,而应当成为一艘战舰。任何一种音乐都有权利被所有人听到。至于‘树村’那样的生活,我没有向往过。我有我的生活。”

——《东方早报》专访刘欢。记者问他:“在上世纪90年代大陆原创音乐繁荣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尝试不同的音乐,比如‘魔岩三杰’那样的?你向往过树村那样的生活吗?”刘欢说。

十九,“一战后自觉国家力量与地位的提升,美国人开始积极学习扮演过去一向由欧洲扮演的‘高贵文明’角色。他们意识到:光是有钱有资源,是‘高贵’不起来的。一个会受到尊重的‘高贵’社会,关键不在于如何赚钱,而在于如何花钱,在于用钱换来什么。当时那些办杂志的美国年轻人们,着眼于要有能和欧洲平起平坐的文学、艺术、思想成就,来抬高美国地位;至于那些手中握有大笔现钞的人呢?他们开始学习将钱用在艺术收藏上,进而学习如何用钱来赞助艺术,创作第一流的作品……如果历史的他山之石真有攻错借鉴作用,那么从一个角度看,最值得现实中国理解、参照的,或许正是差不多一百年前,努力学习如何花钱、如何行善的美国社会?”

——作家杨照《把“高贵”学到家》。

二十,“动辄归咎于制度的实质,乃是一种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伎俩,是私心作祟、怯于担责的表现。它帮才具平庸者遮盖了缺陷,替‘为官不为’者找到了借口,甚至逃避了原本是个人的责任。”

——《人民日报》文章《干不好事动辄埋怨制度是才具平庸者所为》。

二十一,“今天的中国是盛世吗”

——《环球时报》昨日社评标题。

二十二,“一直朝前走,不要向两边看,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

——电影《追捕》的经典台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栏目微信公号“bieli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