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风光秀丽的冷水镇。 冷水镇政府供图 图②:冷水镇的油菜花开了。 金成方摄 图③:陶新花(左)在给农户传授加工技术。 朱俊敏摄 赵偲汝制图

“陶姐,前天领的购物袋加工好了。”门口停下一辆电动三轮车,下来一位用两条小矮凳代步的中年妇女。仔细一看,她的双腿已完全萎缩。

陶新花拄着双拐,从屋里迎了出来,帮着提下车里的成品。清点,验货,然后交接:“共六十只,加工费一百二十元。”

送货的妇女叫杨仙凤,今年五十八岁,因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丈夫又长年吃药,全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独自一人时,杨仙凤常抹眼泪。

陶新花听说后,拎着水果来到杨仙凤家。家里只有一个锅灶,一张床,没有亮色,也不见活泼泼的生气。“要不,你来领些手工活做,日子或许会慢慢好起来。”陶新花劝杨仙凤。

织头饰,做箱包,缝购物袋,起初一天只挣二三十元。渐渐熟练了,一天能挣七八十元。“最多时,一个月收入近三千元,最高兴的是自己还顶用。像我这样的残疾人,找不到比这更适合的工作了。”杨仙凤高兴地说。

陶新花生长在浙江省磐安县冷水镇。两岁时,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不能正常行走。到了上学年龄,因为家里穷,没钱交学费,渴望读书的陶新花只当了两年旁听生。十六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家里还有四个弟妹,一家的生活重担全压在陶新花身上。挖药材、采茶叶、做小工,她什么活都干,因为残疾,每天挣的钱不到别人的一半。

有的人把伤残当作妥协的理由,陶新花却把它当作成就人生、超越自我的动力,坚定而勇猛地向命运发起挑战。二十一岁那年,她结了婚,丈夫也是残疾人。第二年生了儿子,夫妻俩办养殖场,种植香菇,还买来织衣机,一分一厘、一针一线撑起温馨的小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的陶新花,接到第一笔二万四千八百个手机包加工业务。回家后,她马上找来十一位同村姐妹,手把手教会技术,半个月后,如期交货。对方相当满意:“质量好,交货及时,我的加工业务就包给你了。”

“第一单交接成功,我就想,只要有业务,我的人生就能逆转。”至今,陶新花还清晰记得那个冬夜,寒风呼啸,雪花飞扬,她骑着三轮电动车,送货到义乌。半途,车抛锚了,手机又没电,她一个人站在马路边等到凌晨三点钟。风似刀,咬紧牙,直到叫上车把货准时送达。那一次,因为冻伤严重,她的腿溃烂了,三年后才恢复,现在还留着疤。但陶新花无怨无悔:“签下的单子,就是许下的诺言,再苦再难也要扛过去!”

嘟嘟嘟——手机响了,陶新花低头一看,连忙接通:“小陈,原料收到没?”对方应道:“陶姐,收到了,我们加工的成品图片已发你微信,帮忙把把关。”陶新花回复:“好的。本月加工费已经汇出,请查收一下。”

放下手机,陶新花说起缘由。通话的小陈叫陈小冬,江西德兴人,他从报纸上看到信息,专程从江西赶到冷水镇,恳求陶新花在德兴设个加工点。陶新花为此专门去了一趟德兴,发现那里有的是留守的、富余的劳动力。来料加工在家门口干活,用工灵活,来去自由,最适合当地人创业致富。于是,陶新花买了一百八十六台平车送过去,免费给当地留守人员做技术培训。如今,业务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曾一同前往德兴的县妇联主席施迎霞很敬佩陶新花:“陶姐,你真行,加工业务从村到镇,从镇到县,又扩大到仙居、缙云、天台等周边县市,如今都扩张到省外了。”陶新花笑着说:“来料加工简单、易学、无门槛,劳动强度不大,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可以兼顾家务与劳作,特别适合留守老人和妇女,尤其是残疾人。”

“十多个加工点,你腿脚又不便,哪里顾得上啊?”施迎霞心中满是疑惑。

“多数加工点每天送货时照管一下就行,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残疾人之家’,这里更需要投入精力。我自己就是残疾人,更知道其中的苦。”陶新花拄着双拐,移步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文件夹,指着上面的名单说:“只要是我知道的残疾人,我都会尽力拉一把。”

“你不怕负担太重吗?”施迎霞说。

“我从小也靠别人帮忙。现在丈夫住在敬老院,儿子在部队当军医,女儿跟我一起干,自己有条件有能力,理当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这心里就感到满足和快乐!”陶新花的语气是那么恳切、坚定。

2018年,陶新花在冷水镇买了两幢临街的房子,建起了“残疾人之家”。一楼是加工点,二楼是厨房和餐厅,三楼四楼是培训室和康复室。这里常年有十几名残疾人做手工活、免费吃午饭、每星期两次康复训练。陶新花既是加工点的经营者,也是这个“残疾人之家”的“家长”。

在“残疾人之家”,书架上摆放着“全国最美家庭”“浙江好人”等诸多奖牌、证书,无声诉说着陶新花走过的风雨人生。

“子高、子奎,我们出发啰!”每天一大早,陶新花开车去接蒋子高和蒋子奎。这兄弟俩,一个七十一岁,一个五十八岁,一个智残,一个肢残,住在保障房,村里无亲戚,屋里一度乱得人都走不进。陶新花帮着清理垃圾,搞了卫生,铺上新床单、新棉被,添置了煤气灶、炊具,让这家里总算有了家的模样。每天早上七点半钟,陶新花准时来接兄弟俩去镇上的“残疾人之家”。“开始根本不肯去,我一天天接送,一次次耐心劝说,现在终于习惯了,赚了钱买好吃的、买新衣,脸上的愁容也不见了。”下午四点半左右,陶新花又将兄弟俩送回家里,这成了她每一天的常规事务。

后来,镇上和周边几个村的妇女和老人也想来“残疾人之家”上班。陶新花就又在街对面租下三间房,扩大加工规模。一年不到,人又容纳不下了。怎么办?陶新花心中有谱:“村民有需求,我怎能拒之门外?加工场地不够,再想办法扩大。小产业能带动大家致富,这是我最开心、最盼望的事。”

这时候,县妇联送政策来了:办来料加工点每年给奖励;县农商银行上门服务,优惠发放创业贷款;县残联走访时承诺,每年贷款利息补助百分之八十;当地政府也在土地问题上给予优先解决……这一切,给陶新花增添了无比的信心,她决心再拼一把——不为自己,只为撑起心中的共同富裕梦。

两年后,一幢投资二百八十多万元、面积近一千平方米的“共富楼”在镇上拔地而起,成了全镇最大的来料加工点,每天有七八十名妇女和老人喜滋滋地前来上班。钩针、串珠、打鞋帮、做箱包……每个人都不闲着,即便是再简单的工作,也能发挥出他们意想不到的人生价值。熟练顺溜的手工活、低头专注的奋斗模样……置身于这样繁忙和充实的环境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欢笑,心中萌动着幸福与憧憬,胸中激荡着创业的热情。

当问起为什么取名“共富楼”时,陶新花脱口而出:“来料加工成就了我个人的致富梦,我还要通过这条路,带动更多乡亲加入共同富裕的行列。”如今,她的来料加工点已有十三个,从业人员达三百多人,年发放加工费达四百多万元,业务版图还在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留守人员加入到奋斗创造财富的行列中来。

油菜花开的时候,陶新花带上她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去春游。公路上,她开着小车;村道上,她骑电动三轮车;遇上小巷里弄,她就拄着双拐。在她的脚下,没有一条路是走不通的。一路上,她与同伴们敞开心扉、坦诚交流:我这个拄着双拐的人,曾经一个人去北京参加农家乐培训班,一个人去各地洽谈业务。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全力拼,好日子我们照样能拥有。

一望无际的金黄色花海,在春天的花海里奔驰的列车,还有一张张展现在手机屏幕上的笑脸,让这些很少出门旅游的残疾人看见了春天的美好。陶新花拄着拐杖,迎着和煦的春风,坚毅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仿佛也是一簇蓬勃的油菜花,在山间田野里尽情绽放……

作者:陈新森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