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浙大博士送外卖的文章和36氪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跳槽报告》,相当感慨。

一方面是深感成年人的不易,一方面是深知任何一种选择要坚持下去都很难。

浙江大学的在读博士孟某,高中时通过浙大的自主招生,进入了浙大的工科实验班。本科毕业后,获得了直博的机会,看似不用考研,但博士毕业的压力很大。

孟某读了五年博士,未能如愿在理想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今年春节后,他办理了结业,还剩3年时间去完成博士论文。

此前,他曾签约了一家国企的第三方协议,条件是博士毕业入职。如果他的博士论文能顺利通过,就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也有工作着落。

然而,如今他的孩子生病,自己的科研之路走得也不顺当,只能兼职送外卖,一方面挣钱,一方面灵活的工作时间还要争取完成学业。

蜜姐身边也有读书到三十多岁还在与博士学位苦苦斗争的同学,既有生活的压力又有学业的压力,挺难的。

一边看似毕业后前景无限,一边则是不知何时以及能否毕业。

可能有不少读者并不能理解博士生毕业难度的问题,甚至有网友称,能读博通常家境较好,哪像早早步入社会的打工人,要遭受社会的毒打。

然而,别人看似光鲜的生活下,也都是苦苦挣扎和一地鸡毛。

据《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当年按学制应毕业博士为38824人,而实际毕业不到17277人,也就是说正常毕业率不到一半,仅为44.5%。

今年两会期间,一位清华大学的罗教授代表建议,让博士生实行毕业时间弹性化管理。罗教授说:“毕业生延期现象普遍。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直博生平均在读5.5年,已超过规定年限,延期的博士生超过半数。”

有些人可能最终也未能拿到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相比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年龄更大,也缺乏工作经验,在人才市场上并非更具优势。

事实上,就业的尴尬几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遇到。

35岁被大厂辞退或“优化”的高材生,遇到行业大调整,突然失业的人......他们本身并没有犯错,甚至有些人的工作还干得很出色,却突遇变故。

我们当然希望社会的方方面面能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但更重要和来得更踏实的是转变自己的观念,有意愿的抗住压力坚持;如果一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路,起步晚也不放弃。

就像前文的浙大博士,虽然他延迟了毕业,兼职送外卖,但心里的目标很明确,依然是克服重重困难争取毕业!

蜜姐的合伙人在创业之初曾反复强调:“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希望。”虽然这条路很那,但我们依然在路上。

祝福每一位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