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世界大学排名,能影响中国孩子的北大清华梦吗?彩图珍藏版中国诗词大会诗经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最美古诗词精选37篇一诗一故事诗词歌赋书淘宝彩图珍藏版中国诗词大会诗经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最美古诗词精选37篇一诗一故事诗词歌赋书¥14¥45已下架(清华大学是多少学子的梦想)成年人的清华梦,
最近两天,网上流传着关于一份世界大学排名,不管北大清华愿意不愿意,一个名叫US News的机构就跳了出来,要对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大学,共28个的专业进行排名。

北大清华自然也在榜单之中,而令国人尤其郁闷的是北大清华的排名总是与我们的认知不一致,今年的榜单则更为离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澳洲的所谓Monash大学,竟然与北大占据了同一排名,北大人心中的委屈指数多高我们不知道,上了这所大学的中国孩子很高兴,应该是做梦一般的不真实,很多孩子第一时间给国内的父母打电话,报告这一天大的喜讯,认为自己在“四舍五入”的情况下,好像也读了北大。

这种惊喜只是对一部分孩子和家长而言的,对于绝大多数的国人和一直梦想上北清的孩子来说,北大清华就是他们心中无比尊崇的殿堂和圣地,如此消息实在只能算是一种惊吓和噩耗。

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的传奇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现如今的成年人对北京大学的印象最深的恐怕来源于历史课本。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当时被称作京师大学堂,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蔡元培于1917年出任校长,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发源地。
北京大学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次命运转折点,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由历代北大人所倡导建立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与北京的优良学风、雄厚师资、超然的学术地位一起,在中国万千家长和学子心中都具有无可比拟和替代的特殊意义。

客观而言,北大精神的新生始于蔡元培先生。1917年,蔡元培不顾友人的极力劝阻,回到中国担任北大校长。他认为,学校成败在于校风,校风如何取决于名师。他花大力气邀请当时陈独秀、胡适等名人到北大教书,还鼓励倡导兼容并包的开放校风,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成了当今北大核心的学校理念和精神。

这一年,北大迁入了汉花园大街,也就是今天的五四大街新落成的校舍“红楼”。这个保存至今天的红楼,当时承担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职能,毛泽东主席当年也曾在这个楼内的图书馆工作过。而这段经历,对毛泽东主席后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燕京大学的“燕园”,就是今日可见的北大校园,燕大新中国成立后撤销,1952年院系调整时燕大和清华的文理科并入北大,北大也从沙滩红楼迁址而来。曾经备受羡慕的老建筑和老校舍,现在也都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区别明显,两者可谓泾渭分明,北大充满了文艺气质,而清华则是典型的理工“直男”形象。提到水木清华之名,就饶不开一位东晋名叫谢叔源的人,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风华为江左第一”(《南史· 谢晦传》)当时的人称其诗作“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在其《游西池》一诗中,描述了秋高气爽、境界高远之景象。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也许被清代的贵族们认为,也只有帝都清秋的清华才能配得上“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一句所绘美景,水木清华和清华园也由此传叫开来。

1931年的冬天,一片肃杀中的清华园迎来了它新的掌舵者——42岁的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今天清华大学校园西区内,人们还能够看到大多数以清华早期建筑为统称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其实从广义上来说,在北京二环以内,清华大学还有一块重要的地域,同时这块地域也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也就是北京协和医学院。
这所学校在历史上和清华大学也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清华大学的医学部。
北大的清华的历史交集很多,除地学科人员上的融合和调整之外,两所大学的校园主体建筑的设计者其实是同一个人,但是风格却大相径庭。清华是洋味十足的欧式建筑,北大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式建筑。当你走进清华整饬严谨的校园,能感到一种理性的整洁。但是当你走进雕梁画栋的北大,则似乎有一种婉转流动的文韵流淌在你的周围。这也许就是建筑和人文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吧!
如此厚重历史和人文沉淀的北大清华,被所谓外国大学评论机构随意排名置评,实在是让国人心中不平,但是无论外界如何风吹浪打,始终更改不了两名名校在国人和学子心中那超然的地位,亲爱的朋友,你们认为是这样吗?
举报/反馈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